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格言(唯美精选26句)

发布时间:2023-08-19 13:03:02 admin 阅读:59

导读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格言 1、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英。托富勒 2、如果说技术使人的功能退化,带来的只是疾病和生活能力降低的话,那么,基于各个学科体系...

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格言

1、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英。托富勒

2、如果说技术使人的功能退化,带来的只是疾病和生活能力降低的话,那么,基于各个学科体系的科学知识产生的概念式思考则使人的悟性退化,再加上分工和分科的危害,人的脑、身、心被彻底分裂了,精神分裂产生的亚健康就像梦魇一样缠绕着每个人。世界及世间任何事物本来都分别是一个个整体,但采用不同学科的概念方式认识整体事物,造成了思维的整体性被破坏,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有一位哲学家说得好:“世界上没有问题,只是误用词语产生的理解问题。”(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格言)。

3、“一个坏的教师贩卖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4、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邪犯督脉,则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5、  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沈从文(中)

6、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中)

7、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管理理论起源于西方,人家比我们先进,学习先进理论后,就会赶超先进。这种认识让我们进入了一个误区。企业管理要看是否有效,而不是看是否先进,拥有先进理论不等于企业管理就先进。观念要更新而不是追“新”,追“新”属于心理猎奇。

8、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

9、从实践中总结出道理,这是管理实践一方面的意思,检验这种道理是否有效的方法也只能是实践,而非权威认定。判断一个企业的好坏不是看规模有多大,设备有多先进,有多少高级知识分子,而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如果老板是博士,高工有若干,设备很先进,员工上万人,就是没有效果、没有效率、没有效益,那又有什么价值呢?管理是否规范,管理风格是集权还是分权,这些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有效、无效之别。管理企业就像医病,不是追求所谓的规范和科学,而是有效性。规范是相对的,绝对的规范是反效率的,科学只对事和物,对人的关系和观念就无能为力了。企业有利润不等于管理有效,因为利润包括政策利润、行业利润和管理利润,当整个行业没有利润你还有微利时,这个利润就是管理带来的,说明你的管理是有效的。只有追求有效性才会有管理手段的灵活性,经营管理走向僵化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追求有效性,而是追求规范性。只要能快速达成目标,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要管他规范不规范、科学不科学等条条框框。

10、   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费希特

11、书本式的概念认知违反人的认识规律,使人悟性丧失。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现在则是理性压制感性。理性的认识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语言和文字对人的内心体验的表达有限,有遮蔽性,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中国的道家和禅宗主张通过实修来体验大道,目的就是避开语言文字的遮蔽性,“道可道,非常道”呀!

12、有效率是指劳动生产率和产成品周转率,中小公司要坚持原材料和成品的零库存,不要去追求原材料涨跌的机会利润。大公司周转快,可以投机,但经营稳健的中小公司一般不要去考虑原材料的机会利润。

13、书本知识也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的方法是记忆,在运用时只能照搬,这就是产生教条主义和书呆子的原因。由此,理论不但不能联系实际而且会使人看不清实际,因为人是观念性动物,接受了某种观念就会用这种观念去收集信息,这就是俗话说的“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从书本中获得的观念是脱离实际的,从实践中获得的观念是从实际中来的,所以能解决实际问题。

14、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15、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16、善奔跑的马抽一鞭就行,善领会的人说一句就懂。

17、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毛泽东

18、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清)

19、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法。沃韦纳戈

20、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苏)

21、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

22、    “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就像一口井,把孩子们困在了井下,以为看到的方寸蓝色就是天空。知识就像浩瀚的海洋,教育者应该陪伴孩子遨游于此,与孩子一同领略世界之广博,宇宙之浩渺。

23、心理与道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向,懂道理必然通心理,学心理学则不一定懂心理。概念入脑,感觉入心,凡是自己亲身感受过的东西往往让我们终生难忘。感觉是开发心理资源的必由之路,而概念只能开发脑资源,禅宗不立文字而崇尚感受的原因正在于此。有感受才有感觉,才能感悟。概念产生的是知识,感悟产生的是道理。知识和道理是完全不同的东西,道理产生心理,心理结构就是道理的层次,也就是常言说的境界。所以,指导人行为的是道理,悟出道理就等于行为的改变。学了知识而没有行动,知和行不可能统理论不可能联系实际,道理和行动是内与外的关系,道理来源于实际。作为父母和企业领导,如果不明白知识和道理的区别,就搞不清哪些东西是可学的、哪些东西是不可学的,哪些东西是可教的、哪些东西是不可教的。把道理当成知识在教,造成大部分人反感道理,最终人人不通道理,不通道理就用沟通,结果是沟而不通。我们不是需要沟通,而是需要通过明白道理来达到默契。教育和教学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道理通过教育可以获得,知识通过教学可以获得,父母和企业领导懂教育即可。做好教育是不需要知识的,许多优秀者的父母按今天的标准来看就是文盲,但这些父母很通道理,所以很会教育。教育只能由父母和领导做,学校老师只能做教学。国民素质的提高只能寄希望于企业家,企业家的归属和价值不是慈善家而是教育家,鼓励企业家做点慈善无可厚非,但鼓励企业家成为慈善家是国家的不幸和无能。把经营企业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帮助更多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帮助员工成长成熟成功,这就是企业家成为教育家的本质含义和现实意义。

24、毛泽东深知书本式的概念认识对人的局限或者伤害,他因此实行了两大改造,就是强迫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到基层去锻炼。这本身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方法,反而被看成迫害知识分子。本人深知毛泽东的良苦用心,因为在企业管理中,这种方法效果非常之好。设计人员下市场,业务人员下车间,这就是企业教育,训话和听课只能是教学,是书本式的概念认识。企业叫实业,实业要实学,实学就是实践。

25、那么为什么人不可以修成神仙呢?这里有一个壁垒,简单来说,我家火狐唐朝时期离开宗门入世,受伤后被我那一世投胎的佛家弟子所救,认他做兄弟,一直到现在,他再次找到我,数学或者历史不好的同学可以直接网上查一下,多少年了?而狐狸的寿命呢?一般狐狸的寿命大概和狗差不多,十到十四年的平均值,这样说了估计就好理解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安全格言警句100条(唯美精选19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