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佛教经典语录大全(唯美精选50句)

发布时间:2023-12-15 10:17:51 admin 阅读:59

导读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1、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

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1、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2、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佛说:凡事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3、人生,像海上的波浪,难免潮落潮涨;命运,像山中的小径,难免起伏跌宕。纷繁红尘,总有寒暑炎凉;季节变幻,总会有雨雪冰霜。要相信:暴雨过后,才能感受彩虹的绚丽;炎夏闷热,才会体会清风的凉爽。

4、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5、  经典七: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6、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7、(第3句)莫高窟是活着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它见证着历史,记录着历史,聆听着历史。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莫高窟是绝美的,但它永远不是艺术品,因为肤浅的艺术品永远不及莫高窟的深度。莫高,意味着文化,意味着美。还意味着永久的信仰……莫高窟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类。是人类文明的精粹,是人类灵魂的凝结。它是永恒,是神的力量。

8、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9、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10、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1、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3、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14、19)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5、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16、1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17、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8、掸去花瓣,佛去雪粉。长袖一身轻。已是陈年往事,我等的人是否仍在久久等候。雄鸳鸯振起羽翼,令人忧思涟涟。寒衾中鸣叫安在,命运本该如斯!夜半心远钟疏,闻者孤身独寝。哀鸣寒彻枕畔,愈发令人气绝。泪涟涟,意潸潸,无常生命足可堪,且将无渡悲哀,一腔忧焚齐抛光,舍去浮世,明月清风,山桂作伴!

19、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20、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21、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22、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23、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24、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25、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26、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28、我们仿佛世界上最聪明的两只鸵鸟,灵光乍现之后悄然的彼此学会了把头和记忆埋在时间的沙子中,以此来抵御所有现实的残酷。

29、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30、21)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3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32、解析:佛家主张,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佛性本自具足。

33、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更多精华内容请搜索添加智慧之光公众微信号zhzg201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34、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35、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龚自珍《浪淘沙》

36、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37、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涅盘经》

38、(第4句)走进敦煌石窟,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机敏的北朝人,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41、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42、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43、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44、祈愿:三途休息、国泰民安、邪见众生回归正道发菩提心

45、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46、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47、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8、避免失望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寄希望于任何人、任何事。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心不动,则不痛。自己独立、变得更强大才是正道。

49、真正的修行,修炼的不是断除烦恼本身,而是面对烦恼的心态和智慧。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伤感微信签名爱情(唯美精选4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