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朱子家训名言名句(唯美精选53句)

发布时间:2023-12-16 10:22:53 admin 阅读:59

导读朱子家训名言名句 1、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朱子家训》是由明末清初的理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朱柏庐编写...

朱子家训名言名句

1、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朱子家训》是由明末清初的理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朱柏庐编写的一本家教名著,该书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朱子家训》是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清代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读书人必读课本之一。

3、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4、10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5、娶媳妇应该注重贤淑良惠,这样家庭才会幸福兴旺,而不应该贪图女方的嫁妆,图一时之便宜。现在人以现实自居,认钱不认人,觉得有钱才是王道,凡事以钱来衡量,实在是社会的悲哀。纵使你找个再有钱的丈母娘,老婆却不守妇道、不孝老人,家里天天闹个鸡犬不宁,没事再给你送顶绿帽戴,你到底是享福还是活受罪呢?

6、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hui)自甘,家道难成。 狎暱(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7、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8、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9、10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10、孙文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作品来源:易从网)

11、“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一个人遇见贫穷之人,如果态度冷漠,不仅没有同情之心,没有帮助之意,反而心生傲慢,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轻视别人,挖苦别人,甚至落井下石,这就彻底违背了做人的良知,显得轻浮无知,显得可恨可耻。(朱子家训名言名句)。

12、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国学的学**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1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14、谢娘诗礼有家风。吹窗清昼同。笑言偕老与梁鸿。闺门喜气融。

1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6、对于兄弟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

17、朱熹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留下许多佳话。朱熹长子朱塾顽皮贪玩,朱熹唯恐朱塾在家不得专意,耽误学业,便送他远离膝下千里从师,赴婺州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拜吕祖谦为师。临别前,朱熹还写下《训子从学贴》交付朱塾,贴中从日常生活小事到具体待人接物无不悉数训诫。可谓爱而有教,慈而施爱。有一次,朱熹到女婿黄干家中,黄干在外任职,其女儿朱兑因家贫只能准备葱汤麦饭招待久而不见的老父,心中实感内疚。朱熹知道女儿的心思,笑着对女儿说:“我儿切莫介意,这菜肴不同一般,可称美味可口。”吃罢饭,朱熹走进书房,铺开宣纸,饱蘸浓墨,挥笔写下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女儿朱兑看过慈父这首诗,脸上顿露宽慰的笑容。后来这首诗成为黄氏家训,流芳于世。

18、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伏尔泰

19、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朱熹

20、我们在学习上也是一样,老师现在讲课相当于提前挖井。不能等到考试时才学习,到那时候你会发再学现已经晚了。

21、人家有喜庆的事情,不可生出妒忌的心理;人家有祸患的时候,不要有幸灾乐祸的情绪。

22、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2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4、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2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家训,恰是先辈留与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朱子家训》之所以三百年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修身齐家的理想与追求,一般多悬于厅堂屋室,以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弟起警戒的作用。

27、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28、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9、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完美了。

30、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31、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32、少壮不努力,老大被人讥;少壮不立业,老大徒伤悲。家有老千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孝是希望,精心栽培生长旺。

33、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造福子民,服务社会。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

34、--元·无名氏《渔樵记》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陶行知《怎样选书》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35、(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36、不要贪图那些不属于你的财物,不要喝过量的酒。

37、为什么老一辈的农民都特别俭朴节约,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用自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怎么舍得浪费呢!

38、首先,《家训》要求父母对子女要”慈“”教“。他认为”父之所贵者,慈也“。所谓”慈“,即父母要疼爱子女。大学之道在至于至善,父母对子女的爱必须是至善的爱。但是父母对子女千万不可溺爱,溺爱是害。如果子孙不肖,对其放纵是不行的,所以朱熹指出:”子孙不可不教也“。特别是当代社会的独生子女问题,他们是被父母乃至爷爷奶奶视为掌上明珠,并一味迁就、百般疼爱,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的性格,根本不讲长幼之序,不懂礼貌,什么事都由着他,犯了过错也不指教,在家庭里称”老大“。这种性格懂得养成,对孩子成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父母在对子女倾注慈爱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人在孩童时期,神情未定,可塑性大,要抓紧这个有利时机给予教育,使其懂得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

39、既然这样,为何还是有不少父母,喜欢堂前教子?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么做的危害,而是觉得这么做,是自己权威、能力的体现,本质上,并不纯粹是为了教育孩子;还有一种可能,是对教育的无能为力,在外人面前教育孩子,希望得到其肯定或帮助,因为如果有亲戚、邻居在场,肯定会帮着父母说话,希望孩子懂事听话。

40、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41、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42、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43、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44、朱熹还进一步指出修炼清气的要诀:“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诗书是指“圣贤”之书,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礼义是指“孝悌诚敬”,是说孝敬老人,诚实做人。他认为,读“圣书”才可以修德,识礼义才可以养气。人因读书而美丽,人因识礼而高雅。读书是文化教育,识礼是素质教育,读书识礼,二者不可偏废。朱熹在《家训》中还指出:“勿损人而利己”、“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进一步阐述了做人的行为准则。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民为本,取利时决不能为个人利益而损害人民利益,也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违法损德,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相冲突时,应当顺之人民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朱熹进一步拓展了重德修身的外延,他指出:“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他认为,对有知识素养的人要敬重,对有困难的人要帮助,这些都是做人的本分。

45、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46、万事多久可以,太阳和月亮自西向东。无穷宇宙,人是一个粮食仓库中。一个葛一件一年,一个碗一瓶一天,老子旧家风。再着一杯酒,梦中感觉大槐树宫。

47、恬淡家风,寂寥活计,无为无作无言。行住坐卧,莫放马猿颠。性有调和柔弱,触来无火无烟。通真理,无情无欲,无罪亦无愆。诸公休外觅,天真一点,元在心间。被黑云遮障,不计余年。好用清风吹散,云收处、露出青天。森罗见,一轮明月,光耀照无边。

48、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49、(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50、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51、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52、(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小学生良好习惯格言(唯美精选6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