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孔子说的最经典的话(唯美精选67句)
发布时间:2023-08-20 13:12:34 admin 阅读:59
孔子说的最经典的话
1、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
2、⑩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与人团结,而不是互相勾结一起,结d营私;小人是相互勾结,结d营私而不团结众人。
7、孔子说:(对任何有益的东西)了解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在其中的人。
8、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9、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1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3、孔子问宰予,你这样做的话觉得安心吗?宰予回答说:“安。”可见孔子对宰我理解的孝道很不满意,并且直接批评他不仁。
14、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15、出自汉代班固《汉书·枚乘传》。福的产生有自己的根基,祸患也会有自己的根源,出去他们的根源,灾祸便无法产生了。
16、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8、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19、三十岁的朋友,如果还不能完全自立,也不要紧。人家都老早结婚生孩子了,你还是单身在读博士,怕啥?
20、出自汉·刘向《新序》。当灾难和福运尚未来临时,还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21、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他很好学,他从来不迁怒于人,不犯同一个错误,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现在来看却没有了,没听说还有更好学的人了。”
2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23、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5、孔子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祖先是商朝的开国君王商汤。在三监之乱后,周成王为安抚商国的贵族及其后裔,周公奉周成王之名赐封商纣王的.庶出的兄弟微子启在商丘建立宋国,用来供奉商朝的宗祀。在微子启去世后,他的弟弟微仲登上了帝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为孔父家嘉。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夫,曾经做过大司马,有封地在宋国的夏邑。由于他不幸在宫廷的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为了躲避灾祸逃亡到鲁国的陬邑生活。木金父之子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生父,是鲁国的陬邑大夫。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言
2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0、颜征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 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 (儒略历公元前年;格里历公元前年月日。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3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33、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太不仁义了!你出生三年之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三年之丧,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你给了父母三年的爱了吗?”
3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5、 这话很好懂,会说中国话的基本都听说过这一句。他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特点。而且这句话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怎么去学习他人,那就是从其善者,改其不善者。
36、孔子说:只要是带点薄礼来主动求见的,我从没有不对他给予教诲的。
37、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38、⑤《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9、惧怕便罢了。但请我们不要过度地去解读与关注死亡,好好活着就行了,你活都没活明白呢,就知道死亡的真相了?
40、可是我们上学那会,又怎会知道这句话竟然是孔老夫子用来骂学生的经典语录呢?
41、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2、而且颜回还将一生所学都致力于“仁”,规范自己的言行,修养自身的德行,给我们几千年后的莘莘学子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43、吕蒙是吴国大将,刚开始他就是个文盲。《三国志》里说:“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啥意思,就是他要写个奏疏什么的,都是他口述,别人替他写。
4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46、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47、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48、孔子说:默默地将(所见所闻)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什么呢?
49、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
50、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51、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到了好的,就要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到了不好的,要反省自己。
52、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予以讲求,听到道义所在不能前往,有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是我的忧虑。
53、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谁能算得上好学呢?”
54、有其德而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而无其行,君子耻之。
55、鲁哀公五年(公元前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56、出自清·李渔《凰求凤》。旧谓福祸难测,也无法避免。有时候明知祸事要来,人倒会十分平静。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躲不过,那就不再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平静地思考对策就是。哭天喊地,慌作一团,不仅于事无补,还显得很没气度。
57、你说你一文盲,谁瞧得起啊,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连那老实巴交的鲁肃也瞧不起他。
58、对于像宰我这样不孝之徒,孔子的批评还是很严厉的。
5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0、子曰:“默而知(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1、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
6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
6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4、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并能从中得到新的知识,可以当老师
65、zǐyuēsānrénxínɡbìyǒuwǒshīyānzéqíshànzhěércónɡzhīqíbúshànzhěérɡǎizhī
66、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经典语录)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