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悟(唯美精选74句)

发布时间:2023-08-26 14:42:47 admin 阅读:59

导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悟 1、马克思曾说过“重要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作家借这些特写鲜明的人物向我们展示呈现。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应当如何选取该过怎样的生活...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悟

1、马克思曾说过“重要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作家借这些特写鲜明的人物向我们展示呈现。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应当如何选取该过怎样的生活。

2、这确实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小说,而且这书很易读,有时候是讲故事,讲情节,有时候则是作者本人直接跳出来高谈阔论,像现代的视频弹幕一样,提出了或好玩或深刻的作者点评。所以,读这部小说,仿佛一位有智慧的大师陪你说话。我们经常说金圣叹点评四大奇书,很值得看,但不妨也读一些有智慧、有幽默感的外国作家的点评,昆德拉就是这样有趣的作家。

3、人间有多少疾苦,就会有多少温馨。其实,他们并不富裕,也只是尽了一份小小的爱心。可就是那份信任与善良,那一点点的心意汇聚成了爱的光芒,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与勇气。面对疫情,“每一个不曾反省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是诗人刘年写在风中的标语,让我感悟到: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也许,许多时候,仅仅是一张贪吃的嘴,一颗贪欲的心就足以引爆一场灾难,我们不得不反省,因为明天与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会先来。敬畏生命,敬畏万物,才是我们生存的王道。此时此刻,让我忍不住要叩谢所有胸怀天下那些温良的人们。爱心凝聚,温暖了这个不寻常的春天,当雾霾散尽,别是一番春暖花开……

4、对昆德拉来说,小说的核心学问在于:准确地呈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你通过小说情节,去点出生命里面只有通过虚构才能去探索种种不可知的、可能的真相。真相永远不止一个,甚至,小说迫使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真相?什么才是事实?确实有真相和事实吗?

5、作品主要讲述了托马斯与萨丽娜、特丽莎之间的感情生活,它不仅仅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把读者带入了爱情和性两者间。

6、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

7、书的结尾处,托马斯和特丽莎等人在一处小镇上的旅馆里跳舞,克丽莎和托马斯有一段关于“事业”的对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托马斯,”她在舞池里对他说,“你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我的错。由于我的错,你的句号打在这里,低得不可能再低了。”“低?你说什么?”“要是我们呆在苏黎世,你仍然会是一位外科医生。”“你会是一位摄影师。”“这是作一种愚蠢的比较,”特丽莎说,“你的工作对你来说意昧着一切;我不在乎我干什么,我什么都能干。我只失去了一样东西,你失去了所有的东西。”“你没注意到我在这里很快乐?特丽莎?”托马斯说。“外科是你的事业。”她说。“追求事业是愚蠢的,特丽莎,我没有事业。任何人也没有。认识到你是自由的,不被所有的事业束缚,这才是一种极度的解脱。”他坦率的声音不容怀疑。这是一段很值得玩味的话,尤其是托马斯最后说出的那几句话,颇有点惊世骇俗的味道。也许因为昆德拉这部杰作中类似的话太多,这段话似乎并未怎样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我看来,托马斯最后说出的这段话表达的是昆德拉对世俗的所谓事业做的思考。昆德拉不但否定了人们对事业的追求,而且压根儿就否定了世俗的所谓事业的存在。

8、第一次知道米兰。昆德拉是在深雪的《爱经述异》中,书中的女主角期望透过无尽的付出来换取男主人公对她的爱,于是就举了特蕾莎的例子来自勉,期望所爱的人能从众人中走向自己。正因这个情节,让我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误认为是一个女生的坎坷恋爱史,直到读了原著之后,才知道远非如此。轻与重,这组相对的概念,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幽灵般的闪现着,感情,理想,背板,媚俗,生存,都在这张轻重交织的人生之网中互相联系着,纠缠着,却永远的不能被逃离。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即使离开文本。回望自身,我们也能够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

9、男生使女生幻灭,也最终导致自身的幻灭。托马斯搬到乡下,停止做爱;而弗兰茨在临死之际最后意识到自己应当守护女大学生,尽管他可笑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再也无法保护任何女生。

10、托马斯他惶恐于婚姻,惶恐于那个“不慎之夜”的产物—他的儿子,惶恐于自己务必扮演父亲、丈夫、儿子的主角。于是他一并摆脱,成为一个没有伦理束缚的地位较高的成年男性,他随心所欲的享受着自己的“性友谊”。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手术刀划过皮肤的快感,就如同他热衷与各种女生上床。揭示她们最隐秘的地方来满足自己无限探索的好奇心。

11、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12、我并不因为托马斯一天可以与好多个女人做爱并且好多都不记得她们的长相而唾弃他,也不因为萨宾娜宁愿不断的出卖自己的身体,也不愿意和真心爱自己的弗罗茨在一起而埋怨她,相反,我们是可以试着理解他们的,当一个人想背叛国家,背叛工作,背叛亲情,背叛爱情的时候,前提是它们都是存在的,而当它们都不存在的时候,你又有什么可以背叛的呢,于是生命变得轻盈。是时代造就了所有的悲剧。

13、如果将人生定义为虚无。那么媚俗也就毫无好处可言,但是托马斯与萨比娜却依旧活在自己不媚俗的境界中,反叛、抵抗拒绝;萨比娜是叛离的代表,托马斯是媚俗的魔鬼,他们不自觉地极力持续着自身的独特性。而弗兰茨、特蕾莎则是在大社会环境中,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格局中,短暂幻灭的当下,他们媚俗、联系世界、渴望归属,可他们呢难道没有想反叛吗?

14、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职责,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15、而这对萨比娜来说,如同弗兰茨强行打开了她的私生活之门,她将会身不由己的成为一个她全不在意的女人的情敌,然后不得不在所有人面前演戏。她将不再是萨比娜,而要被迫扮演萨比娜这个角色,并且需要找到扮演的方式。

16、昆德拉曾经说,出名这件事情,当时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因为名气侵夺了他很多的时间,他要接受媒体的采访,还要不断地回应别人对他的评论。但到了后来,他懒得回应了,因为人越出名,有时候越不稀罕回应。所以他说,如今,我只在乎自己的看法。

17、看到了人类、看到了感情里的互相背叛,看到强权入侵、大一统、口号、集权、商业化、嘈杂、秘密监视、无知、懦弱,道德沦丧是非颠倒荒谬可笑。看到了人在生活中的渺小,无能为力可怜可悲。

18、她是一个柔弱,忠诚,纯真,善良的女子,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灵魂的爱情信徒。她对爱情的忠贞与信念,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忧虑,不断考验着丈夫是否依然爱着她,在生命之重压力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悲哀和孤独,将精神寄托于卡列宁(一条狗)。

19、都说瑞雪兆丰年,去年那场冬雪终就没有落下来,猪疫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愁云刚刚散尽,一场武汉肺炎病毒又蔓延了,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听一朵花开的声音,也会哭泣。

20、声音:“你和所有人一样,你没有个性的权利。”这种恐惧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她不断的改变着人生的轨迹,以便让托马斯追随她的脚步。这种考验,不是为了证明托马斯的价值,只是找到自己的那份重。因此在卡列宁的微笑那一章,充满了对这种爱的怀疑,她甚至觉得她对卡列宁的爱才是真正的感情,“她养它不是为了改变它(而男生总想改变女生,女生亦想改变男生)”只是期望它能够快乐。而在人类的感情中,幸福来的困难的多,正因我们的欲|望并不是“对重复的渴望”,时刻的变化让人处在一种永恒的无法摆脱的不安之中,谁都害怕被未来所弃,谁都不愿成为无足轻重。应为没有他者,我们什么都不是。

21、这个故事这让我思考着,领悟着,体会到作者所谓的“轻”就是生命在最原始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可以享受的一切,比如:自由、爱情,友情等,而“重”就是人身在社会当中所产生的、必须面对的责任、欲望、困难、灾难等等。“轻”、和“重”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不能被忽视,客观存在的。就像书中主人公那样当两者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一直向往的东西,这就是“轻”,以为“轻”便是他的追求,但随后又发现其实生命中不能缺少令他沉重的东西,这就是“重”,但生命只有一次,他已不能重来。

22、作品开头说道作者对于永恒轮回的观点,而他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前提是永恒的轮回。所谓的永恒的轮回是重复上演你今生的生活。与我看来,轮回并不是永远重复着今生的历程,或许是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其言“转世投胎”。《仙剑奇侠传》中紫萱为与长卿相厮守,竟在他的几世都去寻找,而他在这几世中都有不同的身份。在我看来,所谓的人世间,或许并没有永恒的轮回,可当想到在众多人群中却无相同面容,可见世界真的很奇妙。作者对这永恒轮回的想法认为是残酷的,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由此作者引出了生命到底是选择轻还是选择重的思考。

23、特丽莎拥有一个索取型的母亲,母亲一直认为是因为特丽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无知或者什么)。过去的一切无法改变,所以作为女儿的特丽莎便拥有了无法弥补改变的.原罪(负罪感),她做一切事情来讨得母亲的欢心,迎合她母亲“看不见灵魂”“肉体集中营”的世界。但是人毕竟是有灵魂的,一直追求上进的特丽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托马斯,这句话印象深刻“托马斯的声音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的身体深处呼唤了出来”。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法逆转的,特丽莎逃离了母亲的世界,但是一直在梦中充满恐惧。

24、这句话出自书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作家米兰·昆德拉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4年。

25、这本书问世的时候,我还在大学读书,那时候年轻,当时听大家都在讨论这本书,我就买来看,一看就着迷了。

26、文本中提到特蕾莎:“她来和托马斯生活在一齐就是为了证明他的肉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而他呢,她却在她和所有其他女生之间画上了等号。”能够看到她对于生命之轻的恐惧。幼年时期,她的母亲一向期望磨灭她对于特殊的渴望,因此想尽办法去告诉她这个世界只但是是一个巨大的肉体的集中营,没有灵魂的特殊只有肉体的相同。而特蕾莎则想尽一切办法逃离这个没有羞耻的世界,找到灵魂深处的真正自我,而托马斯正是拯救她灵魂的天使。但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谁拯救谁的,我们只是在互相伤害,也互相拯救着。托马斯与特蕾莎在性*观念上的不一样注定了他们永无止境的斗争。托马斯认为感情与性*爱并没有直接的关联,甚至认为爱是透过:“和她共眠的欲|望来体现的。”而不是性*。对于托马斯来说性*是了解一个人的手段,它帮忙他认识到女生与女生之间那些最本质的差别,透过与不一样情妇的交往,他窥视着她们的内心,找到她们身上与那百万分之一的不一样只处。这种心理,反应出了一同对与生命差异性*的强烈渴望,他期望看到的是这个集中营中不一样的一角---一种完全的真实。而这些在特蕾莎的眼里成为了一种巨大的背板,一种对她灵魂的藐视。于是她开始被那些恐怖的梦所惊扰着,在这些梦中,无不回荡这一种

27、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美就隐藏在五一节游行的场景背后。要发现美,就必须把那场景击破。

28、生命本身毫无好处,不值得怜悯,可被强权被群众被一切非生命名义以任何形式被碾压,然后消失无迹。而个体,在存在的每个时刻都在竭力摆脱这种加害生命的形式,背负各种以便自己不至于轻的无踪无迹。

29、但实际上,我又觉得我们将自身的失望、怨怼转移到了别人身上。人们放下拯救自己,而将期望寄托到别人身上。

30、对于时代下的人物描述,全书是围绕四个人的感情纠葛展开的,托马斯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离婚医生,因各种机缘巧合和特丽莎结为夫妇,而萨宾娜是托马斯众多情妇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她在与托马斯失联后又成为弗罗茨的情妇,弗罗茨因为萨宾娜要和妻子离婚。这样的关系现在看来可真是荒谬得很。

31、是一些飘浮在半空的人物,没有任何责任和约束的规范。托马斯的情人有两百多,还为此托词说性与爱毫不相干,其乱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想认;萨比娜也是一个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的人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你可以背叛亲人、配偶、爱情主祖国,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一样也不剩,还有什么好背叛的?萨比娜感觉自己周围一片空虚。这空虚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终级?” “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2、昆德拉写这本小说用了音乐的思考方法,他觉得小说和音乐一样,最重要的艺术成分在于“对位”。这是他对小说看法的重点,等于是昆德拉的小说美学。他深信小说是不得了的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理性的综合体,是美感,也是理性。昆德拉曾引述另一位作家的说法:“小说是人类对世界整体表示怀疑的最后一块宝地。”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动人。

33、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职责与推卸职责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职责的人,看似一身简单、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能够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lz13)一个勇于承担职责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职责的人走的更远。

34、昆德拉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学是在没有人物、没有境遇的条件下进行的”。

35、用昆德拉的说法是,性爱里面所感受到的那个“轻”,轻浮的,轻轻的,没有重量的轻,轻从“重”里面解放了存在的意义。“重”,有人说是沉重、严肃,但,重量真的是好的吗?轻浮真的是不好的吗?轻浮是不是也代表了自由的空间、自由的希望,而有了自由,你才能往上升华,才能飞起来,才能轻飘飘起来?昆德拉通过他的故事让你思考这些问题。

36、故事结束,那么“生命之轻”为什么不能承受?

37、除了第三类人的轻与重,值得思考的还有其他几类人的轻重徘徊,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追求熟悉的目光的注视,最求想象中的目光。无论那一种其实都是一种对于存在感的追求。我真的存在吗?有了我世界又会怎样?我的生命之重真的存在吗?这些问号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不一样的是每个人证明自己的方式截然不一样,这种方式能够是浪漫的,比如追求唯一的感情,也能够是媚俗的,比如为了拯救越南人民而丧生的弗兰茨,还能够是虚荣的,比如美国女明星。甚至能够是残忍的,透过屠杀来证明自己对于世界的巨大影响,。但无论是那一类,我们都不能少了目光,正因没有了目光,我们就不再是我们了。

38、第一个是要彻底地去除“非必要”的东西,这是为了掌握现代世界的复杂性,而又不会失去结构上面的清晰清楚。必须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去掉,不管是思考还是语言。

39、初读这书时,我20来岁,直男癌,当然对于浪漫爱情、性自由、反叛、抗争等议题特别敏锐、特别爱看。比方说主人公托马斯,经常乱搞。他说每个女人99%都是一样的,“我只是想追求、探索、解开那每个女人的百分之一的不同在哪里?”

40、这句话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必须怀疑:眼见的这些是真的吗?不管是眼见的、听到的、想到的,所有好像密不透风的、自圆其说的各种生活层面上的说法现象,是真的吗?是完整的吗?是真的逻辑分明的吗?只有小说家能够透过细节的想象和文字的再现对所谓现实提出怀疑。所以说,小说是怀疑世界“整体性”的最后一块宝地。

41、昆德拉还说,弗兰茨死前不需要再说谎了,因为,男人在死前就只想见到妻子,他对她说不出话来,但是他用眼神向她表达了感激,他的眼睛向她请求原谅,而她,也原谅了他。

42、16岁初读时震撼。20岁再读,竟有些宽慰。

43、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复杂的书,书中内容也有很多含义:有社会内涵的揭示、还有人性的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44、可能性是与一次性抗争的最积极的方式,因而此书可视为对自以为是的“绝对”的瓦解。

45、什么也没发生。她离开了一个男人,因为她想离开他。在那之后,他有没有再追她?有没有试图报复?没有。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6、从个人角度出发,“轮回”是从否定出发的,意为人的一生不能重复。人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现在的选择是否是最优选项,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来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得以修正。短暂的一生相对尼采的“永恒轮回”是无比轻盈的,哪怕不断犯错,这些错误也不会如西西弗斯的石块一样,在无解的死循环中不断重复。

47、下面一起通过昆德拉的10个名句,走进他那颗一直在感悟生命的轻与重,希望用心理解和体会后,能对今后的人生有所提升和精进。

48、当我读《轻》的时候,除了那些谈论什么叫存在,什么叫轻,什么叫重的意义,这些无形的抽象的议题以外,我还很喜欢很多情节里的“小装置”。小装置,小物件,小东西,小人物或者小生物,昆德拉透过它们来展现生命的意义。比方说,书里面有一顶欧洲流行的古典圆礼帽,有一次托马斯跟她情人在一起的时候发现了那顶帽子,那顶帽子是情人的祖先留下的遗物,是她父亲留下来的遗物,她穿着像维多利亚秘密类的内衣,戴着那顶帽子在镜子前面左看右看,然后,托马斯慢慢走过去。他们互相拍照,戴着那个帽子做爱,非常暧昧。

49、同时,生命也是沉重的。无法逃避的责任、纠缠不清的感情、永不满足的欲望、“必须如此”的执念、潜藏深处的同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沉重。

50、而整本书最勇敢的人或许就是萨比娜。如果说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结局尚有安慰之处,那么萨比娜则依旧毫无归属可言,她依旧游荡在自己的背叛之路上,而令她想念的男生——弗兰茨,则怀着对她的精神之爱死在了越南。

51、联想到捷克斯洛伐克被俄罗斯占领的背景,我对他们的行为没有了一丝鄙夷,完完全全是同情和理解,他们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对于战争总是很敏感的,他们热爱祖国,厌恶侵略者,他们想以自己的方式反抗,托马斯写了关于嘲讽侵略者的文章,在医院要求他在承诺书上签字以保全工作时,他选择了拒绝。特丽莎在捷克被占领后亦然从国外回到了战乱的祖国,在大街上拍各种照片,想要记录历史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她主动找报社投稿。但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侵略者是以暴力占领弱小国家的,我们的反抗也必须是革命的方式,所以他们的反抗必然以失败告终,托马斯和特丽莎都失去了工作,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四处打工,在战争的恐惧和生活的艰辛下人们变得空虚,浮躁,尤其是面对国家飘零,壮志难酬的知识分子们,他们只能在肉体的满足中得到释放。

52、但作者也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悲哀,他们痛恨媚俗,却又时时刻刻体现出媚俗。就像作者所说的;“不管我门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即使我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即使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轻,那有如何,我们需要力量来抚慰我们时刻恐惧着的心灵,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上帝和科学是一样的,媚俗和反媚俗也是一样的。

53、有人问,透析工作累不累,我说累,但累中更显奋斗的意义;有人说,透析工作枯燥吗?我说枯燥,但平凡中更体现生命的伟大;有人问我,喜欢透析室的工作吗?我会说喜欢,因为这里有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兄弟姐妹,有胜似亲人的病患,这里是我倾尽心血的工作岗位,有我难以割舍的情怀,这里让我理解了健康的珍贵,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演绎着太多动人的故事,洋溢着太多热血真情。

54、我们对于事实和真相的追求,其实有时候是一种虚构的欲望,小说可以帮助我们来反省这个问题。小说里面,人的各种想法,故事对白,甚至小说人物的梦,有助我们重新解释生命。这是昆德拉的小说美学和他对小说意义的认定。

55、很多人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但读了几段能坚持看下来的人不多。我初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后简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陷入思考:回到现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更多的人会面对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压力,我们抱怨,甚至痛恨,还有更极端的人因为这些原因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考验全部抽离,只剩下一尘不变,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这生命之轻吗?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过于轻,是浪费生命,太重,却是难熬的生活,没有担忧,无忧无虑的活着,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样无忧无虑的,那跟虚度空虚有什么区别了?于是,选择需要的、必要的责任,可以让生命绽放出价值来。轻过不好,重过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了。

56、可是昆德拉的书好懂,这本书就是个经典的例子,你可以一边读,一边惊叹,一边笑,一边感慨。你们会开阔眼界,会反省什么是爱,什么是性?性的内涵是什么?性里面的自由在哪里?性里面的暴力在哪里?像《轻》里面有很多对性的描述和思考,比方说,里面会提到“缺乏了暴力的性完全没有意义”;性的快感,与其说来自动作,不如说是来自幻想和想象;性的暴力既是对别人的暴力,亦是对自己的暴力。

57、但是,挣扎在黑暗中的受难者背负的十字架又是怎样的沉重啊?当一个母亲,应对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却掏不出学费的时候;当一个女儿,应对身患重疴的父亲,却付不起手术费的时候,当一个妻子,应对因冤入狱的丈夫,而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时候,沉重还是简单,哪里由得了他们做出别样的选取!他们乞求上苍的是哪怕给他们一丁点能够有所选取的机会!

58、人生就是一个异乡者的旅行,转瞬即逝,但这终究不能改变我们证明自己来过的信念,我们期望在那里留下足迹,我们期望得到“重”,对于人也好,对于世界也好。因此就注定了我们被逐出伊甸园。轻与重,徘徊其间,蓦然回首,又有几个人能够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呢?

59、而活在当下,我们如何媚俗;活在当下,自我如何存在。

60、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61、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一个人在私生活与在公开生活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62、游子思乡,因为年少时没有觉得家乡好,想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而苍颜华发之时,又想着家乡的好,于是天涯人断肠。当然,并不是说敢于出去闯不好,其中没有褒贬之意,闯——华发——断肠,这似是一种生命常态,这种不能承受之轻每个人必须要承受,无时不在承受。

63、背叛,究竟是轻还是重?有无与轻重是否是一一的等价关系?虚空是否是一切背叛的终极?

64、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65、而更有意思的是,弗兰茨也并不感到伤心。一方面,想要离开妻子的念头在这二十三年的婚姻中一直存在,萨比娜只不过是一个由头罢了;另一方面,他一向偏爱虚幻胜于现实,比起战战兢兢一步步索求萨比娜的爱情,与幻化为无形女神的她相守更加幸福。

66、特蕾莎和托马斯死于重之征兆,不管你是活得重还是轻,生命的最后是轻的,生命是脆弱的,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通过对四个人物不同的生活心历程,而进行不同的阐释生命的过程,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经历造成不同的对生命的理解。我们生活中的人不也如此么?永远都不明白自己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比如爱情的观念。国家的意识、家庭等种种方面。对于托马斯和萨比娜一类的人或许他们有些思想都太悲观消极,但他们才是对生活理解透彻的人,可以说在另一个层面之上,也许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会有像托马斯、萨比娜那样的观念的。生命或许还是太轻了,以至于不能承受生命是重还是轻,都不能承受,因为生命太轻,轻若鸿毛,像雪一般,一瞬间就能消融。

67、《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TRE》。英文译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是作者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原著为捷克语,其汉语译本原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经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后更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8、这些都不是年轻时候的我所能理解的,现在却可以理解了。可是,可以理解了又怎么样?世界上好多事情是回不去的,一如小说中的弗兰茨。只好等下辈子重来,做个好人,就像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最后一句话,“那个男主角,振保,第二天睡醒了,改过自新,又是一个好人”。

69、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例如轻与重、灵与肉、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的观察、个人命运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70、初读该书是在高在人人自危,奔赴高考无暇旁顾的高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不是正因异国情味,不是正因超多的性描述,而是当时的我,16岁青年,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朋友间的承诺,跨过高考这座桥就有无限可能,尽管会迷茫但依旧信心满满的我,无法明白这份“生命之轻”究竟是什么。生命是多么沉重啊,即使只有16岁,我也满心疲惫得感慨。

71、本书以其独特的生命视角、冷俊且蕴涵某种智慧的思虑,审视了人类灵魂的空虚与充盈、灵肉与轻重,诠释了生命之中某种不曾泯灭的真理。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的的错误把握。虽然世界上有许多人,每个人都在按着各自的生活目标而努力,但每个目的却都有着其本身的空虚,求名者无非镜花水月,求财者无非身外之物。

72、最糟糕的不在於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於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73、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情妇。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角色,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欢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背叛的最后结果就是在铺满灼热炭火的圆周轨道上奔跑。而作为大学教授的弗兰茨每天过着由授课研究组成的枯燥无味的生活,他羡慕着萨宾娜,一心认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临死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学生情妇在一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伤心难过个性签名男(唯美精选4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