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译(唯美精选80句)
发布时间:2023-09-20 09:04:19 admin 阅读:59
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译
1、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2、(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译)。
4、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5、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6、(释义)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是真的耻辱。
7、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8、(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译)。
9、(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10、(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11、(释义)一个人的心志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气节,而气节是统帅身体的重要支撑。
12、(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13、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14、(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15、想做一件难度很大的事,要从这件事最容易的地方下手;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先要从最细小的地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中,都应该从细节入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6、(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17、(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18、(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19、(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1、1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1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 1虚极静笃——老子《道德经》 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1曲则全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1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道德经》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道德经》 1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道德经》 1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老子》 1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老子》
2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第八章》
23、(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24、(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25、(感悟)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26、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
27、(释义)身处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28、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29、(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30、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3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2、(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33、(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34、(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35、(释义)无论是灾祸还是幸福,都是自己做事得到的结果。
36、(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37、(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38、轻浮,是不懂得自重是根本;浮躁,是不懂得安定才是王道。所以君子每日的行为,都展现稳重、安定的样子,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急躁不安。
39、(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40、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41、(释义)君子的操守,是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
42、(翻译讲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4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大道至简——老子《道德经》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老子《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道德经》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道德经》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道德经》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无为无不为《道德经》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老子》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老子《道德经》
44、(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45、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和它们有所争执,身处众人所厌恶的污垢之地,仍能保持自己的本性,所以水最接近于“道”。
46、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今天,小编就从《道德经》中挑选一些经典名句,并附上解析。
47、(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4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49、(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0、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51、(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52、回复数字 105 阅读《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53、解悟:越是在意的东西,就越容易失去;积聚的财物越多,带来的灾祸也越多。所以,只有懂得知足,懂得适可而止的人,才可以长久平安,不会让自己遭受侮辱,置身于险地。
54、遇到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容易的地方做起;遇到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
55、(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56、(感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对大成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获得了极大成就或成功;一是最圆满的东西。
57、(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58、“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其中盈是充盈、丰满之意。这两句话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在论述物极必反的道理。
5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60、(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61、(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62、(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6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64、(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65、(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66、(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67、(释义)不做那些自己不该做的事,不要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68、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69、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而不应当繁杂。
70、(翻译讲解):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71、(翻译)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72、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73、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74、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75、 1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老子》 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谓守柔曰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绰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人只知争一时之胜而弗能远虑,刚则折乃必然之势,作人应如水,柔韧有余最佳。)——老子《道德经》 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不肖:不贵重、仿若愚钝、不可言说、无从分别等。)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王者为之下而为王)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圣人之道唯一谦字而已,为人之道亦如此,怀玉如怀土,不因其贵而骄。)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需细细揣摩)——老子《道德经》 1道隐无名上德若谷,上善若水大象无形,大器晚成大成若缺,大知若愚——老子《道德经》 1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老子《道德经》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道德经》 1"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老子《道德经》" 1上德不德而有德下德不失而无德——老子《道德经》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无私成其私是否与佛教的无私之私相似?)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道德经》
76、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此句成为历史上众多名士的诉求。
77、(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78、(翻译)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
79、想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