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唯美精选99句)

发布时间:2023-09-23 10:58:41 admin 阅读:59

导读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1、哲学是人生的总结,人生是哲学的实践。理论和实践在相互重复的转化和渐变之中。哲学是世界上伟大的学科,他是一切学科的初始。 2、人生总是有输有赢,得势...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1、哲学是人生的总结,人生是哲学的实践。理论和实践在相互重复的转化和渐变之中。哲学是世界上伟大的学科,他是一切学科的初始。

2、人生总是有输有赢,得势顺境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放纵自己;失势逆境时,千万不可消极颓废,放弃自己;人生成功的定义,要自己去找,别迷失在别人的看法中。(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3、哲学与人生读后感“人活着,就是要以身体作为基础,开出心智的花朵,结成灵性的善果。”这是我听到的最直白的将“身心灵”和谐共一的话。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对人、对物,忍受、接受都不是我们的初衷,享受才是我们追求的境地。

4、善良是优点,但不能成为你的弱点;心软是慈悲,但不能成为你的卑贱。不要别人一失落,你就紧张;不要别人一道歉,你就心软。太过迁就别人,别人就会变本加厉地挑衅事端;太过忍让别人,别人就会得寸进尺地伤情害理。

5、很多时候,老师会不自觉地对学生说:“你应该了解生活的真谛,走好生活的每一步”,这里有一种哲学的含义。因此,生命的智慧归结于生命过程中的不同选择。

6、哲学课可以是最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谁来上是重要的。与别的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同,在哲学课上,传授知识只居于次要地位,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

7、这世界上有太多的能人,你以为的极限,弄不好只是别人的起点。所以只有不断的进取,才能不丢人——人可以不上学,但一定要学习,真的。

8、作者简介: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作品曾获中正文化奖、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奖项。其“哲学与人生”课在台大开设17年来座无虚席,受教者上万人,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佳通识课。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自1990年以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他的著作目前有80多部,目前大陆已出和即出的有《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智者的生活哲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智慧与人生》(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走向成功人生》(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孔子的生活智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心灵导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论语解读》、《庄子解读》、《易经解读》、《老子解读》、《孟子解读》、《心灵的觉悟》、《中西十大哲学家》等,以及有声书系列:《老子讲座》、《论语讲座》、《庄子讲座》、《孟子讲座》、《易经讲座》、《重建心灵》等。

9、心烦意乱或者无聊闲着的时候,多到图书馆去泡泡,书中有现实中难得的纯明和清静;多看些书,生活会渐渐少一些迷茫,多一些追求。表示人生感悟的哲学句子精选一个人如果心中时刻能够想着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时刻想着你。多替别人着想,就等于给自己铺设一条道路。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这就叫做感情投资或感情积累。(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10、人作为动物,一半时海水,一半是火焰。但是我们大都是通过感受去生活的,一件事情的发生,影响你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所以,在同样环境下生活的人,同样的事情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为前途担忧,为生活担忧,为得失担忧,忧虑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在忧虑中日子过了,匆匆,像轻烟,如薄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短暂的生命里,人们却是多么可悲,每天清早醒来,昨日一去不返,在忙忙碌碌中,今日,转眼即逝,在混沌中日复一日,有天开始老去,白发苍苍,手无缚鸡之力,人老体衰,空有千里之志。

11、不必等到工作来了你再去干活,只要你潜心去学习,不断的去努力,去奋斗,你才能更快的收获成长,收获幸福。

12、真正强大的人,从来不需要去碾压别人,更不会表现出极端的强势。相反,他们非常柔和,让人如沐春风,但身上却自带强大的气场,在智慧与见识的支撑下,让人倾倒,而不是浑身带刺,思想偏激,令人敬而远之。

13、人生有两种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是一种智慧,人生在世,往往会因这样或那样的伤害而心痛不已,对坚强的人来说,累累伤痕是生命赐予的最好礼物;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无论遭人误解还是被人轻视,过多的言辞申辩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还不如一笑置之,眼前自然风轻云淡。

14、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永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

15、你所拥有的,或不经意间想抱怨的生活,正是别人所企盼不及的幸福人生。

16、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并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其意义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17、“首先要指出的是人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惰性的和虚弱的。这种弱点将阻止人类拥有智慧。例如,有时我们希望我们能早起,但是我们根本不能起床。这时,我们觉得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这个物体太重了,所以它是惰性的,因为它是物质。有时我们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着灵魂的美丽,但我们可能懒得采取行动,因为这需要时间和努力。因此,人体是虚弱的。人们应该降低身体控制的程度,也就是说,让身体的惯性对个人没有影响。只有这样,灵魂才能自由地追求智慧。

18、不要评价别人的容貌,因为他不靠你吃饭。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你不比他高尚。不要评价别人的家庭,因为那和你无关。不要乱花钱,因为明天你就可能失业。不要趾高气扬,因为明天你就可能失势。

19、不要乱花钱,因为明天你就可能失业。不要趾高气扬,因为明天你就可能失势。不要太过张扬,因为要明白没有一个人会比你弱小。不要吹嘘爱情,因为明天你就可能失恋。总之,做人低调一点。

20、人生的井然有序来自于内心的有条不紊,人生的混乱不堪来自于内心的随心所欲,控制了内心你也就控制了人生。

21、他的高数课强烈安利,可以说是我大学的启蒙老师,课讲得特别特别好,还很清楚,知道你的难点在哪,重点很清晰。高数,对于一个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座大山,大学四年最难的科目了吧(在我看来),挂的人很多。

22、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23、恨也罢,爱也罢,思想、感觉、观察也罢,无非都是在领悟。

24、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你选择的那种意义。

25、穷人的苦恼在于没有选择,富人的苦恼在于有太多选择。

26、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仅包括监督学生,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真、善、美,远离伪、丑、丑,日益提高学生的素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

27、德才兼备的人是圣人,有德才疏的人叫君子,有才无德的人是小人,德才平平的人是庸人。

28、最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我觉得这种爱情观是超脱于现实的一种爱情,但恰恰这种爱情的最美好的。现代人的爱情,在我看来已经是变了味了,为什么?那是因为钱的加入。难道你不觉得么?之前有看过一篇这样的新闻,标题大概是“大四女生不忙工作,忙着找好老公”,有的男生就觉得很委屈,难道我们的爱情真的是经不起推敲,难道我们就不能一起努力奋斗、一起寻找我们爱的归宿?曾经的信誓旦旦都跑到哪里去了?有些女生就说了,对不起,没有钱,我们就拜拜,找个有钱的老公,我可以少奋斗几十年,这有什么不好?无可否认,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活生生的例子,当然,我也不能但从我的角度来论述哪个的对错,只是觉得这样的爱情真的是变味了。难道你不觉得吗?

29、世界著名大学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过:“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30、或许,讨论哲学,讨论人生意义这题目起得太大,大到我稚嫩而单薄的双肩担不起来的地步,但是,我还是想试一试,不论结果如何。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31、《哲学与人生》这本书,一路读过来虽然是懵懵懂懂,但思考已开始,并将永不停歇。他时定会再来细细研读、细细品味。但“善度一生”的航向已清晰,并激励我不断向前……《哲学与人生》读后感3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哲学的本质是思考和学习学。学习是主动与知识互动的结果。学习只能由自己完成,老师没有办法把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学习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学习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录、学习不是信息和资料的堆砌。学习就是"炼制新概念"的过程。学习就是自我发问、学习就是和现实对质、学习就是与他人对质、学习就是自我表达、学习就是辩论、学习就是建立网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质疑、争论和接受的过程。学习就是改变自己的先有概念,形成新的概念。学习就是一个"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解构并摧毁"错误的旧概念",重构并形成"正确的新概念"。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接纳新的知识,巩固或者改变原有的认知,形成新的认知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32、人生就是一个挣扎的过程。我的经文不是不为死人而颂的,而是为了活着的人。 

33、“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34、“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

35、一个生命完结,另一个生命诞生,世界就是在这种循环中得到永恒。用不着为死去的过于悲哀,也用不着为新生的过分高兴。生命都是一种相同的过程,关键在于能否使它辉煌。如果一个人能活得无愧无悔,坦坦荡荡,虽未轰轰烈烈,但这仍可算作是伟大的一生。

36、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37、刚捧起这本书时,就被它深深吸引。文章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教育的真正含义,对于教育做出了新的诠释,让我感悟到教育的真正内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理,呵护好、培养好、引导好那可爱而又稚嫩的心灵,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才能更好的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这让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38、我们在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在床上。

39、工作能激发活力,养老院将老人分为两组,一组每人负责照顾一盆花,另一组的老人什么事都不做,纯粹是休息养老。在身体状况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老人,平均多活两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顾一盆花,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活得更久。这个调查研究结果,让我深深体味“工作”的重要。

40、你的确要学的有心计,但是记住,永远记住,在社会上要胜利的唯一的方法永远只是一个,那就是实力,永远不用怀疑。

41、人不成熟的六个特征:立刻要回报,穷人心态;不自律(不愿改变自己的旧有的思考方式。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经常抱怨。)经常被情绪所左右;不愿学习、自以为是,没有归零的心态;判断事物靠直觉,而不是以事实为依据;做事不靠信念、靠人言。 

42、我很佩服能够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们,佩服一生追求知识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并适应他们新的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积极热情,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43、不要过份在意一些人,过份在乎一些事,顺其自然,以最佳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往往在最在乎的事物面前,我们最没有价值。做一个简单的人,有自己的心,有自己的原则,学会优雅的转身,请管好自己的心,别让它轻易的四处纷飞飘舞;请走好自己的路。

44、生活里谁伤害了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能够尽快化解自己的愤怒。或者原谅,或者忘记,或者沉默。心本自静,何须外求。修行在心,不贪不嗔。

45、心眼多了,朋友也就少了;心眼少了,玩你的人也就多了!这就是现实。别去试人心,它会让你失望,更会让你绝望;别去谈感情,它会让你动心,更会让你伤心。

46、人生给我们重新分析的机会并不多,我认识的很多身在顺境的人都在明知山有虎而将错就错着,这是种无奈,更是等待。他们无时不刻的在学习如何规避风险,却永远跳不出圈外重新再来。因为他们害怕逆境,所以才这样捱着。毕竟失去与获得永远不能成绝对的正比,虽说高处不胜寒,却好歹也能捱住,毕竟低处难行那是寸步难行啊!

4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48、敏感的人之所以活得累,那是因为天生太“多情”,总以为路人会记住自己的脸,总以为他会记住自己的好。

49、能拨动你心弦的,是知音;能撞击你灵魂的,是爱意;能让你成熟的,是失败;能刻骨铭心的,是经历;能真诚相助的,是朋友;能无怨无悔的,是父母;能不嫌不弃的,是子女;能诲人不倦的,是恩师;能嘘寒问暖的,是伴侣;能一路相随的,是朋友。我们都应珍惜身边每一个人。

50、有一个人,远近不是距离,举手投足皆波澜,咫尺天涯常相忆。在你心底某个角落,会时常被这个名字牵动,有时如江河汹涌,有时似涧溪淙淙。他让你拥有曼妙的回忆。

51、这对今天的人的道德建设和品格修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作为道家的人生智慧表现在观察问题的深度、高度和广度远远超出常人。

52、哲学引导人们不断加深对人生的“觉解”,使人们感悟到生命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不断为人的存在寻找标准和原则。因此,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学问。

53、学习的本质就是解决自己的内心困惑,人都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解决自己一个个内在的困惑和迷茫,每个人小时候都是好学的,为什么长大了不爱学习了,其实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当教育不在以解惑为单一目的时,掺杂了太多的功利主义时,此教育已不再是彼教育,此学习也不再是彼学习,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培养学习机器,孩子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学习的目的也不在是解惑,学习的目的是现在考更好的成绩,将来如何挣更多钱,当一切教育偏离了其本心,只会让孩子更累更迷茫,学习也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中也逐步丧失了深度思考,只是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的积累加工机器,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在是心灵的解惑者,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如果我们不能潜入到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们就永远找不到教育的力量。最终的结果就是逃离,也就是学习己不在是快乐,而是成为一件让孩子痛苦的事。

54、许多时候,我们生存在别人的非议中,常在意身边的飞短流长,为着无关紧要的某句话高兴、郁闷或痛苦,把神经搞得很敏感,把身心弄得很疲惫,结果亏了自己,却什么也收获不到。我们是活给自己看的,不必沉浸在他人的语言中,蜷缩于世外的阴影下。你若裹足不前,有人偷着笑;倘你挣开束缚,前方春暖花开。 

55、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

56、不要去感谢那些曾伤害你的人,说什么是他们让你成长。这对那些爱你的人一点也不公平。要记住让你成长的是你的努力,而支持你努力下去的是身边那些爱你的人们。

57、生活中,总会有人对你说三道总会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学会不在意,约束好自己,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走的路走好。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容待别人,严以律自己,其他一切随意就好!

58、人来一世,无外乎两件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有一种心情,叫喜怒哀乐;有一种味道,叫酸甜苦辣咸;有一种智慧,叫深谋远虑;有一种缘份,叫天长地久;有一个群体,叫烟火人间,人生百态;有一种心境,叫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59、教这门课的老师是我们华电的图书馆馆长,对于一个身在北京读书的人来说,你以为你很了解北京吗?其实不然,你对北京一点都不了解,他的历史,文化等等,再者说,对于一个在北京读书的人,你理应多多了解北京,所以这门课真的如果没有选上,那肯定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遗憾。

60、渐悟也好,顿悟也罢,世间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仓央嘉措

61、二要快乐工作。工作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必修课,人每天离不开工作,所以不要把工作当作负担,而应该快乐工作。能否快乐工作,关键取决于心态。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把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当作对自己的奖赏;把自己的每一次挫折,当作一种历练和考验,以快乐的心情去完成它。要坚持事业为上、责任为重、工作为先,用心把简单的、平凡的工作做扎实、做细致。要善于创新,按照民航上级的要求,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工作理念和思想方法,确保工作成效。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当在工作中自己能力得以发挥和体现,得到了认可,你就会感到快乐。

62、茶凉了,就别再续了,再续,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人走了,就别再留了,再留下,也不是原来的感觉了;情没了,就别回味了,再回味,也不是原来的心情了。慢慢的都会远,渐渐的都会淡,拥有时,好好珍惜,离开了,默默祝福,人生的旅途,没有人是应该要陪你走到最后的。

63、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64、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65、针对身心灵三个部分,作者提出了其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之间的适当关系: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有了健康的生理需求,就要发展知情意,进而寻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这正是作者历年来的人生问题的主要心得,也是作者对广大爱智者最真诚的心意。读《心灵导师》有感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阳光,才能为全面发展做好铺垫。寒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心理学者、应用心理研究员,著名心理咨询师马志国所著的《做学生心灵的导师》---学生心理辅导的60个典型案例一书,收获颇丰。该书通过60个真实、典型的案例,对中学生在学业、人际、情感、人格、异常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心理分析,《你到底想得到什么》、《“清华苗子”为何要退学》、《美丽的“恋师情结”》、《男孩要求退学的背后》……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帮助我们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多方面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做一位出色的“心灵导师”。书中有故事、有人物、有诊断、有分析、有答疑、有建议、有方法、有对策,讲究实用性。本书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案例叙述中有机穿插了“与教师一起思考”。这是作者于读者的交流与思考,是心理案例的拓展与深入,发人深思,启人心智。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真是特别的实在和实用,对指导我们如何做好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66、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那把钥匙。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教师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暖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这种爱,要发自内心,纯于天然。就像是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每个学生在学校都需要得到关爱,尤其对于学困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来说,老师的爱对他们成长如雨露和阳光,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抹微笑,一个点头,都会给他们带来温暖,给他们增添信心和勇气。处理任何事情首先都要以爱孩子作为出发点,不要一味的指责与批评,要考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不要太急于处理孩子所犯下的错误,要多从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包容他们。我们要用心的、时常的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知道老师愿意做学生的朋友。这样就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其实,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这部分学生一般是老师心目中的“老大难”,他们学习跟不上的原因可能大部分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这类学生大部分都是基础差并有一定的家庭问题。要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我们教师只有悄然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方能巧治学生心病。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几个特淘气的孩子,他们均是父母离异。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溺爱中,有的性格孤僻、懒散,有的脾气古怪、暴躁,还有的终日沉默寡言。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对他们,我也会尽力去关心、去关注。生病时及时提醒孩子吃药,天气变化时,提醒学生增减衣服,让好久没有享受过关爱的他们能够体会到家人般的温暖。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会关爱别人,学会独立生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等等。也许我的关爱对学生的有些帮助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能在这些单身家庭中的孩子的生活中的某些关键处、转折处帮扶一把,或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而成就他们的一生。

67、过度的清醒,会让人觉得薄凉冷漠,过度的沉醉,又会让人感到浮浅迷离,所以,完美的人生,当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意。

68、第一是,信自己的能力,有了信,才肯付出,有了付出才会有阶段的回报激励自己继续付出,从而形成一个“自信-行动-结果-更自信”的正向循环,能力的积累和沉淀是最基本的准备;

69、你喜欢的未必适合你,在你身边的永远才是最好的。愿有人待你如初,疼你入骨,从此深情不被辜负。 

70、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会走一段时运不济历程,一生时运不济的人却很少,人人都有时来运转的时候。

71、“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72、人生,得到是暂时的;幸福是相对的;生活的过程就是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淡然而简单的生活,你会更快乐。人生无需太完美,一辈子不长,简单着,快乐着,幸福着,也就没有遗憾了。

73、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改写梦想”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观看改写梦想最新资讯。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74、首先,教师要心中有爱。关爱学生,用心去交流。

75、学会视而不见,恶心的东西选择忽视,厌恶的东西选择屏蔽,不会再有人让我不快乐。学会珍惜,知心的朋友已经不多,如果再走,就真的只剩下自己了。学会坚强,其实一个人也可以活得漂亮,自己笑给自己看,自己哭给自己听。

76、人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局限,被一时的欢愉和利益蒙蔽双眼。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

77、人生最大的悲哀或许就是如此凄凉,谢谢你,让我还没有开始就被判出局。

78、人生的悲剧往往都是从显示开始,有的人因为自己太张狂,所以给自己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以人生失败而落下帷幕。

79、哲学,让我这个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维的模式和心里的感受写的让大家可以简单的体会,这种哲学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80、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81、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82、当你不够强大时,看人脸色吃饭也是一种能力。有时候耐住性子忍让,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83、在拒绝这件事上,越简单越好,明明是别人需求自己帮忙,解释半天变成自己亏欠了别人的感觉。帮得上,想帮就帮;帮不上,就拒绝。人际交往,简单明了有时最恰当。懂得拒绝,可以洒脱不纠结。

84、——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

85、真实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别无选择,也无法逃避。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微笑着去面对,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善。当你心中有美,你的生活定会充满阳光。

86、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87、哲学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

88、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89、这个原理我国古代也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而知道此书;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好,而想拥有此书;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

90、人生需要沉淀,宁静才是能致远;人生是需要反思,常是回头看看,才是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升华。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快乐富足。永远不要去评价别人是否幸福,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孤独无助。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91、人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他人的不解、批判、轻视甚至不屑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那样的局面下,我们只需要做好两件事情就行了,一是根据他人的评判来修正自己的短板,二是不要因他人的不解,而否定自己的人生。

92、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垃圾和废物,所谓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有很多财富无非是放错了地方。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材大用,小材小用,有用和无用之间,只不过是看你自己生命的质地和你所处的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匹配。

93、但有很多人在红尘的花花世界中经受不住种.种诱惑和考验,他们沉迷于各种各样的“名利场”、“官场”、“情场”或“赌场”,最后出卖了灵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乡”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们的灵魂也就是随着他们肉体客死在红尘这个“他乡”。

94、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95、傅佩荣老师说“哲学是必需的”。我们人类天性之中都有哲学的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爱好智慧。爱好智慧就需要我们超越感性限制,发现真理,并积极印证,而这些的首要基础就是培养思考习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明白了培养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96、做事情不必犹豫不决,想做就做,不想做就放下,这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做人最好的方式,简单的思想,简单的去做。

97、人生很多的时候需要自觉的放弃,因为世间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对没有拥有的美好,一直苦苦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其实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往往要经过很多年后才会明白!

98、当打开这本书,发现好像内容和书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像是傅先生将一幅长长的人物画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开,让总多的哲学大师(熟知的中国哲学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从你面前缓缓走过。当你已经习惯,沉浸在这幅画卷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古人已经一一走过,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背影,最后是傅先生在讲他的“多元与融合”,在讲他的“身·心·灵”。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白岩松说过经典的话(唯美精选9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