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王阳明的心学四诀(唯美精选74句)
发布时间:2023-12-11 11:49:20 admin 阅读:59
王阳明的心学四诀
1、1509年,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阳明,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朱熹创建理学、陆九渊奠基心学,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王阳明却戳了戳自己胸口说:“都是一样的心。”显然,席书问的不是这个,王阳明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格物致知”。席书渐渐听得入了港,热情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王阳明欣然同意。席书临行前问道:“您讲课的主题是什么?”“知行合一!”席书一愣:“知行本是两件事,怎么能合一?”王阳明摆出一副惊骇的样子:“知行就是一回事,我说‘合’都欠妥了。”席书更是大惑,王阳明马上和他讲起“知行合一”的真谛来,这个真谛就记载于《传习录?卷上》中。徐爱和席书一样,也不能理解“知行合一”,于是向王阳明请教。王阳明说:“空谈理论,你理解起来很麻烦,你举个例子吧。”徐爱说:“例子很多,比如大家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王阳明道:“这种人是被私欲遮蔽了,所以知行分为两截。《大学》中有两句话叫‘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说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徐爱眉头紧皱,表示不明白。王阳明解释道:“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马上就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讨厌。”(王阳明的心学四诀)。
2、 王阳明认为:“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3、而王阳明先生后来的诸多弟子们,因为没有经历过这个状态,所以是盲人摸象,每个人说的都对,每个人说的又都错!
4、第四类:自己不知道,别人也认为自己不知道。
5、王阳明、释迦牟尼和老子他们在好开悟那一刻的状态是什么?
6、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7、“我以落第动心为耻”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8、有些人主张处处都“放下评判”,以至于在需要担当时,没有恰当的立场和行动;(王阳明的心学四诀)。
9、 阳明先生创立心学之初,也有很多闲话扑面而来。心学和正统的程朱理学相冲突,大家斥责“心学”是伪学。他就说:“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别人的诽谤讥笑,不要放在心上,而是要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10、 朋友之间更多的是相互扶持,一起努力。如果动不动就打击别人,很容易让他失去做事的兴趣,这样下去,彼此无法共同成长。先肯定别人,给他自信,然后指出不足,给出方向。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朋友应该做的。
11、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12、 生命是活的。因此禅是活的,道是活的,法是活的,智慧是活的,修行也是活的。对一切智慧断章取义、生搬硬套的解读,恐怕早就已经离开了智慧本身。
13、王阳明的“致知格物”,主要目的在于好善去恶。他把“致知格物”总结为著名的“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诀,可谓阳明学的真谛。
14、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15、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弟子们唯唯。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该弟子笑着接受。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16、“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个词语为一切内圣外王之道。
17、这样的时候也是风息浪止,真如性海便显现出来了,这个本来面目就是自我,而且才是真正的唯一的自我,是一个大我。
18、“光不仅在烛上”故事背景: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19、最后引用索达吉堪布的一段话:“对于现在人的修行,我有几点肺腑之言:看破红尘与生活没有着落,请不要混淆;出离心和一味逃避,请不要混淆;大智慧和小聪明,请不要混淆;大成就者的行为与精神疯癫,请不要混淆。这些看似相似、实则不同,请务必要用佛教的教理加以辨别!”
20、 学生曾问阳明先生:“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他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1、黄庭禅的创办人张庆祥先生说,在每个情绪发生的当下,我们的心头始终有一股能量正在变化,例如愤怒时是一股向上冲的热热的能量,低落时是一份向下沉的闷闷的能量。喜欢时是一股暖暖柔柔的能量,恐惧时是一份紧紧冷冷的能量。
22、心则是作用和储存于这种能量的信息,也叫心识、意识、思想等等。
23、那么这阳性能量就充斥和活跃在整个躯体之中,在它的作用之下一切就活了。
24、 你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别人就是自己内心的镜像,看别人不顺眼,多半是自己内心这面镜子出了问题。
25、人就是其中的一种因缘构成非常充分的生命,所以是万物之灵长。
26、关于破除二元对立、放下执著、回到空性等等,这些充满哲学思辨的语言,都像开悟大师给人当头棒喝的点化般,听起来充满禅机,无懈可击。
27、 人生在世,谁不说人,谁不被说。几乎每个人都听到过别人说自己的闲话。面对这些话,很容易生气。
28、“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29、“没有善也没有恶,一切善恶分别都是二元对立”
30、世界的真相只有一个,阳明先生悟到的也是一个真相,怎么他的弟子们就这么着争吵起来了呢?
31、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看一下佛佗开悟的历史记载。
32、文章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33、第大家都没有见过,没有体验过便很难理解,也很难相信。
34、怎样才能把这样的大秘密转述给人,他感到十分的为难了?
35、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36、意为心之所发。当我们的心指向不同的人事物时,心“动”了,就会触发七情六欲,产生分别评判。
37、提倡放下执著,不代表就不作为,或放弃了对生命的热情和担当;
38、 谦逊是一种尊重。他们对万事万物持怀有一颗敬畏的心,不会飞扬跋扈,不会自以为是,懂得保持敬重。
39、可见,王阳明的良知是指先验的、与生俱来的、人人俱有的是非、好恶之心;是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是自圣人以至愚人,无不相同的普遍价值标准。
40、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41、1)在红尘中修行:起心动念皆善无我利他言行意如一!
42、故事背景: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43、四是勘破“生死念头”。这种功夫是“克己”的最高境界。由于生死之念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最不容易去掉。但人只要有了生死念头的“毫发挂带”,私欲的克制便不能彻底。人们只有将生死念头看得透彻,才能使心之全体“流利无碍”,最终达到“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的崇高境界,实现人之至善本性的彻底归复,就可以做到人的视听言动莫不体现天理。
44、严嵩当政期间,徐阶与自己门生故旧站到了裕王的阵营,通过灵活手段来制衡严嵩父子乱政影响,徐阶发现和栽培了后来挽救大明朝于危亡之际的张居正
45、从了解自己的内心开始,念念时时事事懂得去格内心之物,才能算得上诚意,诚意方能正心。心正了,才能修好一己之身,才能再去谈齐家、治国、平天下。
46、王守仁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诞生于此。故居内各大建筑按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瑞云楼、后罩屋。
47、第良知是“心之本体”,人所固有,是先验的,不用外求。“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48、 “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王阳明说不该发怒的时候发怒,就是鬼迷了心窍。
49、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表述这些观点时,内心并不是真的洞若观火,明了无碍的。恰恰相反,许多是似懂非懂、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认知,被混杂于这些脍炙人口的灵性语言之后,在一遍遍无意识的传播中,蒙蔽甚至误导人们的内心。
50、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51、王阳明曾多次奉命镇压民众的“叛上作乱”,致力于“破山中贼”,厥功甚伟。但他认为,“民虽格面,未知格心”,比“山中贼”更难破的是“心中贼”。他的“致良知”学说就是破“心中贼”的一粒灵丹,有点铁成金的功效。他说,即使愚夫愚妇,倘真能“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这个破“心中贼”,达到“存理灭欲”的具体方法与诀窍即是“克己”。
52、明代最著名和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军事家!
53、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4、如此就是格物,就是“致良知”,就与大道相合了。——这就是修行。
55、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56、 阳明先生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面对挫折困境,人千万不能生气,而是要学会不动心,顺其自然。
57、故事背景: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58、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
59、作者:王玖翎,又名九九初心舍舍主,马丁纳学院特约撰写人,生命教练,心灵写手。本文授权转载自九初心舍。
60、有些人认为一切都不要执著,于是丢弃了自己的梦想和热情,对一切都放任自流,对孩子教育也不尽责任;
61、 一个人内心温暖有爱,看别人也一定充满阳光和善意。
62、故事背景: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63、晁天王也还没有狂妄到对阳明先生妄加评论的地步。
64、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65、 例如,有些人无论生活中遇到任何境遇都坚持“一切没有好坏对错”,以至于亲人被霸凌欺压时不能站出来,成为善恶不分、压抑自己真实感受的老好人,然而内心却并非真的很释怀;
66、无善无恶心之体;(看,这里又用的是“心”);
67、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68、阳明先生的传奇似乎从“龙场悟道”开始,以临终“心学四诀”为结束。
69、 绍兴知府南大吉平时做事特别粗犷,不拘小节。他酷爱阳明心学,在王阳明座下当学生。阳明见他一身缺点,却不明说,只是天天讲授心学。有一天他对王阳明说:“先生,我浑身都是缺点,你怎么不跟我说?”王阳明说:“你怎么知道你浑身都是缺点呢?”南大吉回答说:“因为良知。”王阳明说:“那不就是我经常说的吗?”南大吉于是称谢而去。
70、这时再看王阳明先生的经历,就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理解。
71、 谦逊是一种格局。静水流深,真正见过大世面,有大格局的人反而低调谦逊,因为他们知道山高海阔,知道自己其实还很渺小。
72、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对《大学》“格物致知”的新解释。
73、而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好情绪和坏情绪。我们的心如同宇宙太虚般,能生化万物,也能包容万物。我们心中一切感受的发生,都是气(能量)的不同形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