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美国的意义(唯美精选49句)

发布时间:2023-12-28 09:57:18 admin 阅读:59

导读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美国的意义 1、朱克曼:贝林当然不会同意本杰明·拉什的看法,相反,他会把拉什挑剔而充满怀疑的立场视为一种志得意满的态度。不过贝林也不如他的学生戈登·伍...

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美国的意义

1、朱克曼:贝林当然不会同意本杰明·拉什的看法,相反,他会把拉什挑剔而充满怀疑的立场视为一种志得意满的态度。不过贝林也不如他的学生戈登·伍德那样自鸣得意,后者将奴隶解放、女性解放、以及美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件进步的发展都归功于美国革命时代的话语。对我而言,苦读拉什对美国革命主流叙事的挑战看似愚蠢,但却是反驳贝林关于“自由的蔓延”(contagionofliberty)以及伍德持续的、也是充满争议的维护美国革命激进主义的关键。不仅如此,伍德是嫉恨法国革命的一个糟糕案例。他极端地试图相信,倘若法国革命(或者从冷战的意义上看,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真正的革命,那么美国革命就更加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革命是要震惊世界,并且急剧地、戏剧化地改变国内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2、富兰克林在1790年辞世,根据他的意愿,墓志铭上只留下了简单几个字:“印刷工,本杰明·富兰克林”。

3、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

4、在美国的“开国三杰”中,华盛顿的成就在于军事,杰斐逊在于思想,而富兰克林则在于文化。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对此评论道:“美国独立革命的历史本质就像是一个持续的电流,先是富兰克林博士捕捉了这个电流,电流冲击大地使华盛顿弹跳起来,华盛顿领导着美国革命向前推进。接着,富兰克林充满激情地制定了有效的外交政策,积极地进行外交谈判,乐观地开展立法活动。这一切推动了独立战争的前进。”(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美国的意义)。

5、本杰明·富兰克林生下来时比我们中最穷的人还要穷,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穷困为耻的勇气,并凭借这勇气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他出生贫寒,却通过自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深受美国及世界人民的爱戴。他是美利坚开国三杰之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6名。

6、潘恩可能再活数十年,激烈地谴责奴隶制。即使只是一个人,但是他的尖锐反对意见,也许会瓦解建国之父们意欲让奴隶制地位永固,并令其成为美国宪法重要部分的长期阴谋。也许潘恩并不是孤军奋战。假如他仍然受人尊敬,别人仍然认可他在美国独立中无可替代的地位,那么其他人很有可能受到潘恩的鼓舞。大多数北方的联邦主义者领袖,比如约翰·亚当斯(JohnAdams)、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约翰·杰伊(JohnJay),还有其他一群人,都以一种谨小慎微、保持距离的方式,与奴隶制进行抗争。如果潘恩替他们打了掩护,这些人也许就会鼓起勇气,站出来公开反对奴隶制。甚至以华盛顿为首的美国南部联邦主义者领袖,也会在个人层面乃至公共政治层面上反对奴隶制。也就是说,潘恩在个人意见和政治取向上均反对奴隶制,这可能会带来有趣的结果。我并不认为这种反对意见会影响美国内战的爆发,但是我确实相信这会使得奴隶制从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备受争议。实际上,在获得广泛影响之前,废奴运动已持续了几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奴隶制并没有遭遇过任何大规模的挑战。废奴被视为一种危险的新事物,而废奴主义者似乎只是一群臭名昭著的麻烦制造者。如果潘恩这个麻烦制造者在美国革命以后备受尊敬的话,我们的历史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7、另外,富兰克林是个成功的出版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从出版开始的。那时候,他的哥哥詹姆斯创立了一份报纸,矛头直指波士顿总督。其言论犀利毫不避讳,当政者被骂的体无完肤,它在民间的销量很好却成为总督的眼中钉肉中刺。最后,当政者吊销了詹姆斯的运营资格,禁止他涉足出版业。这时候,哥哥想到了未成年的弟弟本杰明,并给了他一个挂虚职的机会,让报纸在他的名下继续印行。  

8、写作相比于读书更难实践,其用处在公共认知中也没有读书那么显而易见,但是阅读与写作又是一脉相承,输入多了自然会有输出。富兰克林作为一名作家,写作使其一生以及后世的影响力绵远流长。

9、朱克曼:《独立宣言》当然是一场表演,这一点无可厚非。它用人人平等的话语论证了抵抗和反叛的合法性,鼓舞人心。自1776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独立宣言》如绕梁之音,不仅始终伴随着美国的历史进程,而且更是响彻了世界各地。然而《独立宣言》的话语对奴隶制而言,不过只是空谈。杰斐逊根本不想释放自己手中的奴隶,也对未来更大范围地解放奴隶畏缩不前、心存恐惧。他并不相信奴隶与我们是平等的,只是喜欢用艰深晦涩的政治理论掩饰自己的看法罢了。另外,在《弗吉尼亚札记》中,杰斐逊直截了当地说奴隶低人一等。他曾经公开表示,如果奴隶获得自由,黑人和白人将无法在合众国和平相处;只有黑人维持奴隶的身份,才有可能与白人和谐共存,否则势必诱发一场种族战争。不论生前身后,没有一个杰斐逊的奴隶得到释放。相反地,许多切萨皮克地区的种植园主却主动地释放了他们的奴隶,甚至有些人成千成百地释放奴隶。仅乔治·华盛顿一人就释放了数百名奴隶;不仅如此,华盛顿还劝说自己的妻子玛莎(尽管她心不甘情不愿)也这么做。

10、富兰克林高度肯定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认为经济独立才能免受强权压迫。他说:“空口袋很难立直,……如果你还不了债,你的债权人有随意剥夺你的自由的特权,使你终生身陷囹圄,或者把你卖作奴隶!”

11、好奇心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是达芬奇(可以再写一篇),这些伟大的博学家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哪怕不奢望有什么惊人的发明和发现,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也是受益良多的。

12、素朴的棕色纸套封。16幅不署名姓的古雅的朱印木版画。77页簇新的暗白色厚纸。纽约PeterPauperPress出版。版权页不存,重印时间不详。首页木版画上一个中古星相学家模样的人一手按着书桌上的历书,一手指向他的头顶挂着繁星和月亮的夜空。这就是“穷理查”吗?“穷理查”将要告诉我什么?

13、其中一人,名叫乔赛亚·富兰克林(JosiahFranklin,1657-1745),

14、富兰克林以这种温和而谦逊讨论方式为基调创建了“共读社”(JuntoClub),并以24个问题为指南驱动社团的积极讨论和蓬勃发展,为日后推进很多公共事务播下了种子。这种方法也是他在60年后的制宪大会上使用的技巧,在其一生中调停很多复杂的重大历史争论中起到重要作用。

15、因此,给杰斐逊扣上“虚伪政客”的帽子,批判他的自然权利言论为一场令人尴尬且索然无味的表演,这都没问题。但是那些轻蔑的指责,并不能促使我们更为深入地思考美国历史。因为这些指责既妨害我们提出问题去更好地理解他,也阻碍我们追问他的矛盾行为:为何在明知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他宁可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言行不一。尽管他固若顽石,对废奴的事业也不愿意动一根手指头,但他还是认为奴隶制是对人和上帝严重的冒犯。他说:“当我意识到上帝是公正无私的、他的正义之心不会永远沉睡,我就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颤抖不安。”他很清楚,“在这场竞赛中,全能的上帝不会站在我们一边”。

16、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7、对个人的启示而言,多数人对于此书的推崇,或许也在于富兰克林提出的“美德名目及其规戒”。摘抄如下:

18、也就说到自传这一体裁,它的优势或许在于由当事人来写自己和自己的事,一些事件当然当事人最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这是一手史料。但该书的译者在导言部分也谈到,自传的所谓问题也在于它无法书写作者死亡(或临近死亡)的事迹。这一问题在两本自传都有所体现。

19、接下来,托马斯•杰斐逊——未来的第三任美国总统被派到法国接替富兰克林的职位,法国国王问他:“你到这里是来取代富兰克林的吗?”“不,”杰斐逊断然说,“我到这里是继承他,没有人能够取代他。”

20、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晚年的富兰克林提出废除奴隶制,将废奴作为最后一项公共使命。去世前一年,他在公众演讲中说:“那些不幸福的人,长久以来一直就被当作畜生对待,太容易在人类的普通标准之下沉沦了。锁在他身上的链条也束缚了他的智力,损害了他内心对社会的归属感。”他的请愿书遭到了奴隶制拥护者们的尖锐批评,有人说《圣经》对奴隶制进行了认可,更多人认为一下子给几十万黑奴自由对社会冲击太大,既不实际也不安全。但他始终坚持,“人类都是由万能的上帝所创造的,与其关怀下的万物一样,生而平等,并都可以享受自由。”他的平等主义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在《自传》的开头,富兰克林平静地说,“寒门赤子,无缘闻达;富贵声名,艰辛几何。” (FromthepovertyandobscurityinwhichIwasbornandinwhichIpassedmyearliestyears,Ihaveraisedmyselftoastateofaffluenceandsomedegreeofcelebrityintheworld.)

22、美利坚开国三杰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他:"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他被称为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

23、作者钱满素,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文明的研究,著有《自由的基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自由的阶梯——美国文明札记》《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等;论文集《飞出笼子去唱》《一个大众社会的诞生》;主编过《自由的刻度——缔造美国文明的40篇经典文献》《我有一个梦想》《韦斯特小说集》等书,发表过有关美国历史、文学、政治的论文和文章多篇。 

24、他生性独立,不喜欢依附于人,这一点特性后来成了富兰克林家族血脉中尤其突出的性格特征。

25、朱克曼:唯有那种混淆观念与行为、满脑子只塞着精英式的诡辩观念,并蜗居于象牙塔之中的学者,才会想出和伍德一样牵强附会的革命概念;也唯有那种混淆精英的政治思想与社会现实,在上流社会流连忘返的历史学家,才会认为革命中存在这种夸大其词的转型。甚至在这种混乱的语境中,伍德也只有通过一种对殖民地社会荒诞不经的误读,来维系他的白日梦。根据伍德的说法,革命之前的英属北美殖民地是一个典型的君主制社会,人人安于本分,顺从上级、威严视下,等级制弥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是在这种对美国革命前的社会生活的想象中,伍德才能使用1776年后才出现的政治上主张人人平等的民主、经济上的机会主义与进取心来定义革命。

26、   我最喜欢对富兰克林的评价:“从贫寒里取得幸福,从战争中取得和解,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27、    第二个感想是修养十三种美德的富兰克林如果在中国就是曾国藩啊。

28、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说: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都唤起人们对你(富兰克林)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29、这种办法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很有用,也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部分。当与人辩论时,人的天性会带着“证明自己更对”的立场试图说服对方,由于人性中的虚荣心,少有人愿意直接接受自己的错误,固执己见也不利于自我提高和改进,谦逊地提问可能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项技能。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关于赢得他人信任的部分,和Edgar著作的《HumbleInquiry》都对这种方法有更为详细的描述,我在以后关于“CriticalThinking”的另一篇文章中打算再展开一点。

30、富兰克林是极其诚实的,因为他竟然在书里写自己曾经骚扰女性,差点被妓女勾引上钩,自己在一些事件上莽撞、失误的黑历史。据说,蒋介石也在日记里直白写出自己嫖娼的劣迹。这些,倒让人觉得可爱。

31、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号召人们完成如此之多的公益事业,离不开他多年锤炼的高尚品德。在早期创建图书馆的过程中,他发现人们并不愿意支持一个功劳加身的公益事业倡导者,所以他学会了“隐身幕后”,不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尽量分享为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例如,在提议建立一支消防队时,他先是匿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引起民众对消防队需求的认可,再假装这是一个老人的主意,并号召道,费城有很多高尚的志愿者,从而把功劳分给每一个参与的人,《LeadingChange》的八步引领变革方法论可能是借鉴于此。可见,放下小小的虚荣,可以实现更大的成果,其实好的结果更重要,谁的功劳又如何呢?

32、贞洁:克制欲望,切忌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和名誉

33、在青少年时期已积累了初涉社会的经验,无疑也节省了时间。三十岁前,他已经尝试建立读书团体,主持建立诸如图书馆、消防队等公共机构。至中年,更投身到自然科学的自主探究和政治生活中。当然,该书内容并没有写到富兰克林经历北美独立以及其后作为开国元勋之一对美国建设的事迹。

34、他是政治家。是在《独立宣言》《美法条约》《美英条约》《宪法》这四部文件上唯一一位都签上自己名字的人。他呼吁各殖民州团结起来对抗英国,“Wemusthangtogether;orelseweshallhangseparately”(我们必须抱团,否则会分别被绞死)。在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上,留有他改过的闪光一笔,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不证自明”的。不是谁赐予的,也不需要谁赐予,而是self-evident.

35、“用信仰看事物的方式就是合上理性的眼睛。”

36、很早的时候,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在选择家族姓氏方面,会有不同的考量。其中,锦衣玉食的上层阶级,往往愿意选择自己领地的封号作为姓氏,比如“兰卡斯特”(Lancaster)或“索尔兹伯里”(Salisbury);

37、好莱坞电影《萨莉·海明斯:一桩美国丑闻》的海报

38、▲著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雷电实验,在欧洲影响巨大

39、作为一名天才的科学家、作家和思想家,富兰克林的大名在法国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穷理查年鉴》是法国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他在电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尤其是避雷针的发明)连法国科学院院士也自愧不如,他的民主自由学说跟法国启蒙思想如出一辙,在法国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当中更是广受追捧。

40、    知子莫若父。父亲对富兰克林一辈子都影响很大。书中记载“处于我对书籍的喜爱,父亲最后决定让我从事印刷业,尽管他已经有一个儿子(詹姆士)在从事这个行业了。”富兰克林辍学,却没有失去阅读好书的机会。父亲看到富兰克林与朋友的信后,没有加入到论战中,而是找机会与富兰克林讨论文章的体裁文体,耐心指出儿子在用词典雅、叙述条理上比对方差很远,还用例子让富兰克林信服。富兰克林慢慢学会自觉锻炼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可以看出富兰克林对父亲还是有不满的,父亲阻止富兰克林干两件事,一不让富兰克林去航海,二不让富兰克林写诗。当然书中富兰克林不忘自嘲一把,“于是我没有成为一个诗人,或许会成为最差的诗人”。

41、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后来却被尊为美国的“国父”;

42、其他重新分析了1799法案。他认为,即使这项法案通过了,它也只能为弗吉尼亚的儿童提供为期3年的免费小学教育。在这项法案下建立起来的20个中学,也仅仅是服务于精英阶层的后代,为他们提供传统的古典课程,而大部分劳动阶层的孩子是没有资格在这些中学学习的。

43、朱克曼:美国历史最令人着迷之处在于它的延续性。除了内战,我们的历史几乎没有过任何断裂。尽管自知历史短暂,或者说至少比那些作为参照的国家的历史要短得多,然而我们却有把握说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国家。我们在2016年看到的世界与1607年詹姆斯敦(Jamestown)的冒险者和1620年普利茅斯(Plymouth)的信徒所看到的世界并没有太大分别;我们感到自己与生于1706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血脉相连,并认为自己与生活在十八世纪的托马斯·杰斐逊一样同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我们的政府一以贯之,从未被推翻。尽管在内战时期,我们险些推翻了自己的政府,但最后携手共进,转危为安,不仅恢复了试图脱离北部联邦(Union)的南部各州的权利,而且也将当时的反叛者罗伯特·李将军(RobertE.Lee)视为最了不起的美国人之一。我们确实废除了历史上的奴隶制,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把种族等级制度完整地留存下来。

44、接下来我想主要把目光聚焦到美国革命。本杰明·拉什(BenjaminRush)在美国独立之初就曾指出,“虽然美国的独立战争已经结束,但美国的革命却才刚刚开始”。您怎样理解美国革命的起因(cause)、行动(conduct)和结果(consequence)?

45、他被万民敬仰,但却从不避讳地在《富兰克林自传》中谈及自己的鲁莽,贪婪乃至狭隘;

46、独立前夕的美利坚人曾预言,一旦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美国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但是,这个新生国家宣告独立之后,至少经过了半个世纪,美国的文学,艺术,建筑、音乐、医药以及科学才有所发展,而这些变化也与美国革命没有直接关联。轧棉机(cottongin)开启了全新甚至更为残酷的种植园奴隶制,但它的发明与1776年的美国革命关系不大。定期的邮轮(packetship)和伊利运河(ErieCanal)的挖掘,使纽约取代费城成为新世界最重要的城市,这与美国革命也没有直接关联。在内战之前,铺设铁轨,建成更为宏伟、超越欧洲的铁路网络,这更是与美国革命没有任何直接关联。十九世纪美国发生的种种变革与美国革命的关系均是如此。重大变革发生在1776年之后,而不是之前。只有少数虔诚的革命信徒才能在内战前的美国历史进程中找到美国革命精神的缩影。

47、另外,没有高学历的富兰克林竟然去研究电学,并做了用风筝实验证明闪电是电的著名实验或许也更折射出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之前的18世纪,人们普遍对于自然科学以及理性的推崇,当然这也是后来很多美国人的典型特点。

48、西奥多之后,富兰克林家族中就再也没有使用“富兰克林”这个姓氏的子孙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触动心灵的句子简短(唯美精选5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