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农谚语及解释(唯美精选37句)

发布时间:2023-08-04 12:42:04 admin 阅读:59

导读农谚语及解释 1、“上南晴下南雨”:若春季刮南风,就会天晴;若冬季刮南风就会下雨。(农谚语及解释)。 2、“立夏唔插都罢”:到了立夏时节,插的秧苗几乎不会打谷,不如不插。...

农谚语及解释

1、“上南晴下南雨”:若春季刮南风,就会天晴;若冬季刮南风就会下雨。(农谚语及解释)。

2、“立夏唔插都罢”:到了立夏时节,插的秧苗几乎不会打谷,不如不插。

3、  种地不施粪,就是瞎胡混。用另外一则农谚做解:要长好庄稼,全靠肥当家。可见,种地不施粪,只能是胡混了。(农谚语及解释)。

4、虽然农村谚语只是对于农业劳作的总结,但是也有着很重要的科学依据。特别是三九不刮风,来年一场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着现代农业科学的解释。

5、“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6、惊蛰节气,到了阳历三月中旬,陕北大都气温平均回升到4—5度,正是冬眠动物和各种昆虫在“春雷乍响,惊醒昆虫”之时,开始活动,进食。新的一年开始。

7、“冬至在月头,做势阿哥唔使愁”:如果,冬至的节气在十一月初,这年冬天就会十分暖和,农民耕田就不会辛苦。

8、如选好品种的农谚:“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苗生”、“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可见选种在农业生产上有多么重要。

9、解释:立春是晴天的话,那么来年的雨水会比较均衡。

10、“四月北风水打差,五月北风平平过,六月北风就系祸”:如果,四月刮北风,天就会下大雨,甚至发生水灾;五月刮北风不会发生灾害;六月刮北风就会刮台风。

11、秋分三候中的一候为雷始收声,二候为蛰虫坯户,三候为水始涸。那么秋分响雷会有什么后果呢?

12、“冬至在月头,做势阿哥唔使愁”:如果,冬至的节气在十一月初,这年冬天就会十分暖和,农民耕田就不会辛苦。

13、种怕水上漂,农民在播种的时候,都是根据季节、气候、土地的墒情(湿度)适应情况下才播种的,正好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出土生长。一旦水太大了,长时间的在种子上面寖泡着,那么会造成种子上面的泥土僵硬,就是种子发了芽也拱不出土地,长不出苗来,水长时间的在种子上漂着,也可能造成种子的腐烂,根本就生不出芽来。

14、《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对“暑处”说:“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然而,有时的暑气余威还不能快速消退,秋老虎还在施威,有民谚说“秋晒如刀寡”。若是再过半个月,到了白露后,才真正凉爽起来,故有“暑退热不来”一说。 

15、意思:三月是刚好冬去春来的时候,地里的庄稼都刚刚苏醒,急需水分以求生长,而三月份雨水又较少,所以贵如油;四月份的时候,庄稼开始生长,下点雨能松松土,便于锄草等。

16、方言与歌谣(音频)|咸话君:苏州好 苏州美(苏州话)(转发)

17、小麦生长的好坏,产量高低与播种基础有密切关系。只要深耕细耙,测土配方施肥,选用优良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就会有好收成。如河南省1949—2009年建国50年来,小麦平均单产由5公斤增长到375公斤,增产了82倍。许昌县陈曹乡史庄村1100亩小麦2007—2009年,连续三年平均单产突破600公斤,10亩攻关田单产达68公斤。建国50年来小麦品种进行了8次更新换代,化肥从无到有,从施用农家肥,到单质氮肥,又到现在的复合肥和配方肥。为小麦的优质、高产、稳产、高效奠定了物质基础。

18、这句话由农民从水稻生产中总结而来,意思就是一个人会不会插秧从站立姿势便可以看得出来;有经验的农民在插秧时,两腿叉开稍宽于肩部距离,站于水稻行垄侧方或后方,一手持稻苗另一手取稻苗迅速插入泥中,这种插秧方式既快又省力,而且还比较均匀;然而没有经验的人在插秧时往往会由于站立姿势不规范,插上一会就满头大汗。

19、“芒种夏至,有吃懒去”:到了芒种夏至这个时节,天气炎热,人非常疲劳,外面有饭可吃都不去,宁愿在家里休息睡觉。

20、霜降在古籍《二十四节气解集》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寒冷起来,露水凝而成霜,冰霜即杀死草木叶子和农作物的叶子,故有“百草不过霜降”的谚语。霜降的寒冷门坎相当硬正,陕北的气温平均为零度,或零度以下,暖时也徘徊在3度左右。

21、“番薯淋子芋淋芽”:在番薯打了薯块的时候施肥、在芋子刚发芽的时候多施肥,就能高产丰收。

22、种豆子,豆秸不能长的很高,如果到了人的脖子那么就打不来几个粒子了;庄稼本来就有密度要求,所以不能长太高;而且都长了豆秸营养也长不到豆子上,所以不长豆粒了。

23、寒露时天气变冷,还没有到零度以下结冰的程度,所以有“寒露是暖节”的说法。寒露过后,即到霜降,庄稼即会被霜杀死,叶子枯萎下来,故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 

24、“霜降到立冬,翻地冻死虫”。这期间进行深翻地,将土壤中的病虫害翻起来在地表层,极易冻死或者鸟禽被吃掉,同时地面表层的杂草翻进土壤中,经一冬的沤腐,可变为肥料,用以养田,所以冬天耕地的好处较多。冬天农家的有机肥料,最好土地没有封冻前来耕地时,将肥料施入翻进到土壤内,经过长时间腐烂和分解,以备开春后庄稼的吸收利用。施肥较迟,未经分解,农作物不能利用,即“立春上粪是哄人。”

25、重视农时的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不误农时才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产,获得丰收。

26、“早子垫头,冬子垫腰”:早造水稻插秧把秧苗用泥土刚遮着就好。因为,春天稻田表面气温较高,这样插秧有利于禾苗生长;晚造插秧插到泥土在秧苗的中间。因为,那时是夏秋时节,稻田表面温度太高,泥土深一点的地方温度较低。因此,秧苗适度插深一点有利于禾苗生长。

27、关于三月三这天晴天是个丰收年,不只这一句农谚这么说,还有“三月三晴,树上挂金银”、“三月三青蛙呱呱叫,陈谷烂米冇人要”等等,都是说这天晴天是比较好的,会是个好年景。

28、在庄稼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需要养分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一旦养分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合适,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最大。如种子发芽后对磷的需求特别强,此时缺磷,以后大量补施,也挽回不了苗期的损失。如小麦苗期缺磷,会出现苗弱小,叶色红,分蘖少,次生根少,冬前培育不成壮苗,以后就是加倍补施也难以弥补。另外庄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肥最多时期。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大部分追肥应在这个时期施用,从而发挥肥料的最大效率,不同的作物需肥最多的时期也不相同,如小麦在拔节—抽穗期;玉米在拔节—抽穗前;棉花在现蕾后;西瓜在幼瓜膨大期,西瓜在结瓜前施氮肥过多易化瓜(受精后子房不膨大),要做到结瓜前控,结瓜后促,达到不徒长,不早衰,结瓜早,瓜个大;施肥施到劲头就是这个道理。“上粪一大片,不如一条线,千撒不如一点”。主要指追肥,不管玉米、小麦或其它作物在追肥时,把肥料撒到地表面,易挥发影响肥效(特别氮肥)。不如用楼窜施(一条线)或穴施(一点)。

29、“冬至乌沤年埠”:若冬至那天下雨,那么,春节前后近十天就会出现阴天或下雨天气,给人们筹备和欢度节日带来很多不便。

30、解释: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31、  天上骆驼云,雹子要来临。对天气的突变,实际的观察,往往预测正确。

32、春分一般在每年阳历3月20日或21日。这时正是太阳到达黄经零度,白天与黑夜的时间长短正好相等,所以有“日夜中平”与“昼夜平均”之说。春分过后,日子一天一天长起来,故有“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的民谚。  

33、“禾黄水多”:早稻成熟时节是夏天雨季,几乎天天下雨,非常不利于收割稻禾和晒稻谷。

34、  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到了农历五月已是中夏,进入雨季,但是个别年头,就是不下雨,一切下雨的前兆,完全失灵,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上世纪的1968年,是我县历史上最旱的一年,全年只有一些无效降雨,打破“涝不死的昌黎,旱不死的乐亭。”的传统说法,

35、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对于前人的这种总结,笔者做过观察,这种现象存在,但是不绝对。

36、当麦子黄了快要收割的时候,不能刮风,刮大风能够使小麦产生倒伏,而且大风能把麦粒刮下来,这两种情况都能导致麦子减产,农民遭受损失。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观音佛经经典名句(唯美精选6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