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诸葛亮弹琴空城计(唯美精选28句)

发布时间:2023-10-16 10:29:41 admin 阅读:59

导读诸葛亮弹琴空城计 1、其实司马懿撤兵并不是因为害怕山上有伏兵,而是另有原因。诸葛亮自然也知道司马懿会识破自己的空城计,于是便让士兵扫地,其意图是为了向他证明“各扫门...

诸葛亮弹琴空城计

1、其实司马懿撤兵并不是因为害怕山上有伏兵,而是另有原因。诸葛亮自然也知道司马懿会识破自己的空城计,于是便让士兵扫地,其意图是为了向他证明“各扫门前雪”,诸葛亮有蜀汉这一个大的烂摊子,而司马懿也并不轻松到哪里,他只是在曹魏皇帝的手下谋生活,并不像诸葛亮一样独掌大权。

2、   后来,戏剧中对此情节进行了改编。尤其京剧的《空城计》诸葛亮在城头的唱段,成为经典片段:

3、司马懿心中早有打算。他清楚自己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来自魏朝内部的种种猜测和不信任。朝中人人都提防他司马懿,无论是曹丕,亦或是曹睿,个个明摆着质疑他。

4、街亭对北伐的蜀军来说是一块致命的战略要地,他不仅占据着绝佳的地理位置,而且还储存着蜀军的粮草军械,因此诸葛亮对此地的重视程度十分高,让自己的爱徒马谡出马镇守街亭,可让诸葛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决定毁了他这次北伐,甚至险些让自己陷入虎口。(诸葛亮弹琴空城计)。

5、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

6、“为什么要撤军?诸葛亮很可能是摆的空城计。”司马昭急忙说道。司马懿摆了摆手,不让司马昭继续说下去,坚持要撤军。

7、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8、古琴是7根弦;古筝的通用筝是21根弦,但也可以22根弦,23根弦;

9、另外,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空城计成功的例子,如果“神射手”、“火力侦察”的质疑成立,那历史上其他人的空城计岂不是都无法成立?故而不宜盲目否定“郭冲三事”的真实性。

10、由于此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有许多主动权和机遇还掌握在对方手里,因而,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不宜使用空城计,同时,此计也不宜重复、多次地运用。

11、话说诸葛亮摆下空城计时,端坐城楼之上抚琴,狐疑不定的司马懿挥手示意大军安静下来,然后竖起耳朵仔细听,由于人马声嘈杂,距离也太远,司马懿只是隐隐约约时断时续听到一些旋律,然后就立即下令撤军。留下诸葛亮空城计的千古美谈。

12、   如今,空城计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说到“空城计”就自然浮现出,诸葛亮站在城头观山景弹琴的情形。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空城计。诸葛亮和空城计是后人虚构出来的。

13、   在小说中,两军对垒,自然领军人物要旗鼓相当。用张郃对诸葛亮,显然戏份不足,无法吸引人。于是,巧妙一变,张郃就变成了司马懿。王平的空营计,太小了,不足以衬托司马懿诸葛亮的身份,更无法令人震惊,吸引眼球。于是,便在西城,上演了空城计。最终,结果王平改成者葛亮。张郃改成司马懿,王平的空营计改成诸葛亮的空城计,故事的发生地点,从街亭,改到了西城。

14、其次,从司马懿的角度来说,他深知诸葛亮机智且谨慎,虽然之前两个人没有说过话,但是如果诸葛亮仅仅站在城头上与司马懿对视甚至是交流,那么司马懿其实就可以读出很多信息,反而诸葛亮自顾自弹琴,会让司马懿捉摸不透,也就是说,抚琴其实也可以扰乱司马懿的心境。

15、   由此看来,危机时刻王平实施了空营计,迷惑了张郃,成功撤退。没有诸葛亮空城计的记述。

16、司马懿撤兵之后,私下里司马昭一直追问父亲为什么要放过诸葛亮,司马懿说道:“留点老鼠好养猫。曹家人一直不肯相信咱们,现在之所以肯给咱们兵权,不外乎因为诸葛亮,如果灭了诸葛亮,大败蜀军,咱们爷几个还有饭吃吗?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正好给咱们一个撤军的理由。”

17、诸葛亮到西城之后命令士兵将城门敞开,再将身上的军装脱掉拿上扫把在街口扫地,随后又让几名书童站在了自己身边,就这样诸葛亮面对着浩浩荡荡奔袭而来的魏军弹起了琴。

18、随着马谡驻守街亭失败,诸葛亮不得不回防保全汉中,临行前他在西线搬运粮草,身边只有数千士兵,然而司马懿却突然带着10万人蜂拥而至。

19、  可惜,关于郭冲这位西晋初年的兰州人,有关他的史料中记载极其有限。不过,能给司马懿的幼子担任幕僚,也不是寻常之辈。千年岁月,湮没了无数英雄豪杰,能留下名字,已经非常幸运了。无论如何,应该感谢郭冲这位兰州人,让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故事。

20、就是说,街亭之战、马谡之败,确有其事,但是并没有什么空城计的记载。

21、原来,当诸葛亮与张郃在街亭交战的时候,司马懿正在攻打孟达,而后又回到洛阳,没有出现在街亭前线。

22、   或许,诸葛亮空城计,最早就是郭冲听来的故事。后来,经过人们的多次改编,就逐渐接近《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情节了。

23、在听了一会儿琴声后,司马懿突然大惊猛地对身边的将领们说赶紧带兵撤退,此时的将领十分不理解司马懿的用意,于是对他的命令怀着迟疑的态度。

24、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25、当然了,“空城计”本身的故事,正史上是不曾发生的,根据史学家考证,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司马懿远在洛阳,在平叛上庸的孟达之后,随即回驻宛城,避免敌军偷袭,距离西城有着千里之遥,反观诸葛亮,由于损失惨重,也没有再过多停留,而是直接返回了汉中。

26、诸葛亮在城楼之上弹奏的曲子是什么?这是几千年来的未解之谜。现在笔者开始为大家剖析。

27、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而“郭冲三事”并未说明诸葛亮是在街亭之战时用的空城计,以司马懿在街亭之战时的所在地来否定“郭冲三事”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刘备得诸葛亮歇后语(唯美精选29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