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诸葛亮谦虚的事例(唯美精选59句)

发布时间:2023-12-11 11:49:23 admin 阅读:59

导读诸葛亮谦虚的事例 1、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觉,诸葛亮执政是非常有条理的,严格按照法律执行。而刘璋治国则是混乱的,有时严苛有时宽松,人们对他的印象只不过是选择性记忆罢了。...

诸葛亮谦虚的事例

1、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觉,诸葛亮执政是非常有条理的,严格按照法律执行。而刘璋治国则是混乱的,有时严苛有时宽松,人们对他的印象只不过是选择性记忆罢了。

2、可是为何诸葛亮给人留下执法严厉的印象,反而刘璋却被认为法度宽松呢?

3、书生轻轻颔首,“诸葛亮突然病逝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虽说时势造英雄,但转折之际的英雄命运,也能扭转时代的走向。

4、刘备和曹操,差不多开始时间奋斗,完全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5、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原有的派系没有弥合,又增加了刘备带来蜀中的一派,而这一派又可分成两个阵营:一是早年追随刘备的旧部,如关羽、张飞、赵云、麋竺等人;二是追随刘备时间较晚、出身于荆襄或长期在荆襄任职的人士,如诸葛亮、庞统、马良、马谡、杨仪、蒋琬、刘巴、习桢、魏延、黄忠等。

6、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7、爱因斯坦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超人。他熟悉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基础上开辟的,因此他总是抱着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他知道,在科学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人在共同奋斗,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各人有各人的贡献,因此他对同行的工作非常尊重。(诸葛亮谦虚的事例)。

8、《世说新语•惑溺》里记载,曹操攻破邺城的时候,命令手下人抓紧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找来。手下人回答:“曹丕已经去了。”老曹一听不如儿子下手快,马上改口说:“我正好打算赏给他做奴。”当着众人的面,曹操不好意思承认与儿子争女人。他也暗自佩服儿子的速度,在抢女人这一点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诸葛亮谦虚的事例)。

9、此时,对手曹操已经成为最强的势力,长江以北,函谷关以东都归曹操所有。

10、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随刘备到新野后不久,曹操就派了夏侯敦领兵十万,到达博望城,逼近新野。刘备叫来关张二人商议迎敌,张飞原本对刘备说的“得了孔明如鱼得水”很不服气,便赌气地说:“哥哥何不就派‘水’去迎敌”刘备说:“智谋靠孔明,勇武须二弟,怎么可以推诿呢”刘备叫孔明指挥作战,孔明怕关张等人不听从号令,便要了刘备的宝剑和印章,显示他正掌握兵权,违令者斩。孔明派兵遣将,在博望坡火攻曹兵,大败夏侯敦。这场漂亮的胜仗,使关张开始佩服诸葛亮,从此诚心诚意地听从他的调遣。《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有首评议诗赞扬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成语“初出茅庐”原说诸葛亮出山后初掌兵权就打胜仗,后来则用以比喻刚刚进人社会工作,缺乏实际经验。例如:别看他“初出茅庐”,却有一股冲劲,又肯虚心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业务,作出了成绩。

11、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对他的伟大成就赞叹不已。然而他自己却非常谦逊。当他临终的时候,来探望他的亲朋好友在病榻边说: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他听了伟人二字便摇摇头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世人是怎样看我,我自己只觉得似乎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了几只光亮的贝壳。

12、蜀汉北伐,前期主要对手是曹真,后期主要对手是司马懿。

13、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么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14、先生坐在蒲团上说:“我出的第二个题目是,要你想办法使我离开这座位。”诸葛亮走到墙角,顺手拿了一根竹竿就要捅房上的瓦。先生连忙起来阻止说:“不要捅漏了房子!”

15、书生折扇轻摇,“可能陈寿作为晋朝史官,为了突出司马氏,不得不对诸葛亮适当曲笔避讳。

16、诸葛亮驻西城,得街亭失守之讯,又知司马懿乘胜来攻,所部精锐已俱被遣出,西城空虚;在危机中,定空城之计,令将城门大开,自坐城头,抚琴饮酒以待。司马懿兵至城下,见状大疑,又素知诸葛亮谨慎,不进而退;及至探明回军,诸葛亮已调来赵云,惊退司马。

17、双方参加作战的兵力,均在五万人以上,诸葛亮带到上邽有六七万人,司马懿的更多。诸葛亮竟然能于万分困难之中,能采取攻势的主动,而且打胜。

18、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19、监军贾诩实在看不过去,就责备司马懿畏敌如虎,给天下人留下笑柄。司马懿面子上绷不住,同时,张郃等人也纷纷请求出战,与蜀兵一决雌雄。

20、就说都江堰吧,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他首次设立了保护都江堰的堰官,这个规则从此延续了2000年。

21、诸葛亮死后,司马昭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昭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昭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昭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昭,昭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昭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昭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昭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22、蜀汉时期,被夷三族的只有魏延,不过他毕竟是谋反,得到这个下场也不算冤枉。但是汉朝时期夷族之罪却远不止谋反。

23、当然,刘备也有自己的优点,在仁德方面比曹操做得更好,更能得士子民心。

24、当时河西鲜卑领袖秃发树机能起兵叛乱,之前在淮南三叛中立下大功的秦州刺史胡烈战死沙场,朝廷大震。

25、道士挠了挠脑袋,“曹操的这个评价靠谱吗?”

26、这么一比起来,老百姓究竟喜欢诸葛亮的严峻,还是喜欢刘璋的宽松呢?我想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27、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前两天诸葛亮不见任何动作,第三天江上起雾,他命士足将20多艘船连起来一字排开绑上稻草行至曹营擂鼓呐喊,曹操不知虚实命人射箭,末了诸葛亮还让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气他一气。回去后数了数箭,超过了10万支,周瑜服气。

28、后世之人,捧着一真一假的前后出师表,感动之余,自以为北伐徒劳无功。脑补出一个风中泣涕、泪眼摩挲的蹒跚老臣,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9、  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罗兰

30、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31、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雒城被围近一年才被攻克,刘备乃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劝降刘璋,领益州牧。

32、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扩展资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33、父亲听了很不满意,他对贝耶尔说:“大六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的都有,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34、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登上帝位,蜀国兴盛起来。当时南中地区(现在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一带)几个郡却作乱造反,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战事节节胜利,最后剩下南中首长孟获还继续反抗。诸葛亮了解到孟获不但打仗勇敢,而且在各部族中很有名望,便决定攻心为主,把孟获争取过来。诸葛亮善用计谋,第一次交锋就把孟获活捉了。他游说孟获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孔明也不勉强他,把他放了,让他再来较量。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到了第七次,孟获终於心服口服,不再反叛。诸葛亮命令孟获和各部族首领照旧管理原来的地区,不派出官吏,也不留军队,使汉人和各民族长期相安无事,稳定了蜀国后方,为北伐创造了“无后顾之忧”的条件。“擒”就是捉拿,“纵”就是放。“七擒七纵”比喻对战胜对方稳有把握,在策略上有收有放地控制对方。

35、也有可能陈寿这样的历史学家不懂军事,大唐军事李靖就批评说,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36、由此可见蜀汉刑法虽说不上宽松,但也比汉朝合理多了。

37、且魏国须对付吴蜀两国,国力下降更甚于蜀,而在休战时期,两国都在积极恢复。魏国因有吴国牵制,内政恢复过慢,而蜀国诸葛亮内政能力超群,蜀的国力恢复更甚于魏,再次把握了战争主动权。

38、夏秋季节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一会儿雨就停了。诸葛亮走到老人面前,向老人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老人家,对不起,刚才失礼了,请你教教我,你刚才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39、司隶校尉不仅只是行政官,它还是一项重要职责:纠举百官。刘备让张飞兼任此职其实是为以后布局,是想在自己百年后儿子刘禅接班,张飞这个岳父可以更好地保驾护航。

40、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

41、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42、此时的蜀汉,主少国疑,内忧外患。北有曹魏汉贼不两立,东有孙吴不共戴天,内部又有越巂牂牁益州永昌四个郡一齐叛乱。

43、或许他是想通过此事劝说司马骏严格执法吧,毕竟司马骏的前任司马亮就是个赏罚不明的人。

44、可以说,刘备之前的几项重要布局几乎全线崩溃,他虽然还在皇位上但地位已相当不稳,刚退到白帝城时成都附近便发生了汉嘉郡太守黄元叛乱事件,其实已敲响了警钟,这恐怕也是刘备宁愿呆在白帝城也不愿意回成都的原因。

45、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高尔基

46、诸葛亮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惊呆了,等反应过来,麦子已经被冲走了不少。

47、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早期的刘备比不上曹操?一生之敌曹操给出了答案:刘备,吾俦也,但得计稍晚。意思是刘备足以成为我的对手,可惜他得到出谋划策的人稍微有点晚,这个出谋划策的人指的是谁?诸葛亮。”

48、刘巴在荆州担任郡署户曹吏主簿的时候,才十八岁,典型的年少得志。刘备正好来荆州投奔刘表。刘备让外甥周不疑向他求学。刘巴说:“我那点学问真算不了什么,你让你外甥拜我为师,就好比摧毁了鸾凤之艳丽,一头扎进燕雀的小天地,这怎能让他变得更聪明呢?”这种谦虚的方式,让刘备嗅出的味道很不好。他得出一个结论,刘巴谦虚起来就像拉巴巴。

49、刘备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壮大嫡系力量:一是拉拢东州派,娶刘焉的儿媳吴氏,后来扶为皇后,重用吴壹、吴班;二是重用扶风派成成员,将法正视为谋主,重视程度超过诸葛亮,又重用了孟达、马超;三是破格提拔荆襄派中的将领,如魏延、黄忠,将其发展为嫡系;四是提拔本土派中的后起之秀,最具代表的人是黄权;五是巩固与早年追随自己的这一派的关系。

50、第二次冒着大雪去,诸葛亮探望朋友去了,见着了他弟弟,留下书信,表达了请他出山的愿望。第三次去,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门外候着,自己也在台阶下等待,等诸葛亮醒了向他讨教天下形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做出了“三分天下”的伟大战略构想,自此诸葛亮出山。

51、上邽之役以后,双方有一个多月不曾有多大接触。蜀汉后方出了状况,诸葛亮于六月间撤退,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追到木门,遇到诸葛亮伏兵,死于乱箭之下。

52、司马懿军事能力如何?百日破公孙,旬日擒孟达,诸葛亮之外就没遇着对手,在上邽之役被揍得鼻青脸肿。

53、  其提升对方的满意度。有一个概念叫“心理期望”,超出期望了就满意,低于期望就不满意。这个策略就是通过谦虚低调,降低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从而在真正展示的时候,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54、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诸葛亮是被作为忠贞和智慧的典型来塑造的,作为封建社会理想的贤相,小说突出描写了他对刘备的忠贞。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竭忠尽智,赴汤蹈火,为蜀汉的霸业立下了巨大功勋。

55、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56、诸葛亮治蜀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百姓称赞其为善政,将其比喻为召公和子产,这与“刑法峻急、刻剥百姓”的描述不符。

57、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58、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王阳明的心学四诀(唯美精选7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