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阿珂个性网 > 说说短语 > >正文

离骚中的千古名句赏析(唯美精选60句)

发布时间:2023-12-13 12:59:05 admin 阅读:59

导读离骚中的千古名句赏析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思公子兮未敢言”写得颇为微妙:女主人公的怀思,本有千言万语埋藏心头,但要启齿倾吐,却又不知从何...

离骚中的千古名句赏析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思公子兮未敢言”写得颇为微妙:女主人公的怀思,本有千言万语埋藏心头,但要启齿倾吐,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所谓“未敢”,不是不敢,实在是难于为言呢。令人伤心的是,无论女主人公走到哪里,见到的依然只是浩渺烟波、“潺湲”流水,何尝有湘夫人的倩影!

3、(背景)《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摘录的段落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求索之路的感悟——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

4、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5、接下来,我们再顺便欣赏一下杜甫的这首《月夜》。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离骚中的千古名句赏析)。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

7、此句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少司命》,翻译为:再也没有比生别离更加令人悲伤,没有比新相知更加令人欢欣的了。

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9、正因为这样,憎恨就愈深。他不只是对于腐朽的统治集团揭露和鞭挞,而在揭露和鞭挞时,还举出自己美好的理想,这就更显出了被揭露者的丑恶,鞭挞也愈重。

10、《荆棘与荣耀——新时代女排奋斗记》诞生始末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解读)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12、有意歪曲事实兮,据一点盖全部。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3、《九章·悲回风》,想象丰富,夸饰神奇,低回往复,一唱三叹,均为其抒发思心愁苦而设。但终因放子不还、孤子抆泪的根由,故而推来拂去,无以解脱。最后,欲以死来激动君王,思心和愁苦似乎得到缓和,然赴流实为孤注,亦踌躇不已。可以想见,诗人忧心如焚的悲愤情绪,将进入另一个高峰。

14、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对话教学一则反映人与人之间精神和谐的关系,二则反映人与本之间解读和谐的关系。《春秋》有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正是因为了对话与互动,因为了阅读与思考,才让师生之间的心灵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成为一个充实的、进步的、发展的人。

15、由此可见,菊上可比君子,下可媲美人;可幽独,堪隐逸;有风骨,含娇态……称其为秋天第一名花,所言不虚。

16、颈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17、翻译: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18、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19、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20、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21、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译文:

22、“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全诗373句,2400多字,课文是节选。

23、  翻译:前路漫漫、又长又远啊,(但是)我(就算是)上天入地,也将会对它进行求解探索!

24、不过,屈原的《楚辞》里香花美草众多——“兰”“芷”“芙蓉”“江离”……菊花并不是最有特色的一种。因此,真正赋予菊花个性的,还是陶渊明,是陶渊明的发现和钟情,让菊花从此有了自己的独特气质。陶渊明辞官返乡后,曾在《归去来兮辞》中描述过自己的快乐感受:“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他望见自己简陋的家门,欣喜地奔向前去时,有仆人欢迎他,有家人期盼他;院中的小路虽然荒芜了,但松树、菊花依然欣欣向荣;回到家里,有幼子依偎在身旁,饭桌上有斟得满满的酒等待着他……若说这不是心灵与物质的双重丰盈,那大概没有什么是自足的了。“菊”与“松”在这里,不仅仅是两种植物,更是一种孤标傲世的风骨,是一种精神的坚持和守望,像——迎候陶渊明的家人与朋友。

25、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26、归来兮!不可久淫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27、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28、坠露、落英为对文。坠、落二字俱作“落下”解释。屈原在这里只是以早晚服用的芳物,比喻自己的修身洁行,与上文“恐修名之不立”对应。落英:坠落之花。

29、此外,黄巢还有一首同样有名的《题菊花》诗,口气也很大:“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据宋人笔记记载,黄巢还是个五岁孩童时,有一次和爷爷、父亲对着菊花联诗,爷爷思索了半天,没有想出诗句,黄巢却信手拈来,联道:“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做百花的首领,穿上天赐予的赭黄衣服,这明显是有做帝王的志向。五岁孩童露出“反骨”,这让黄巢的父亲感觉不安,当时就要揍他。但爷爷疼爱孙子,阻拦道:“孙子是能作诗的,只不过不知道轻重,可以让他再作一首看看。”于是,黄巢才思敏捷地吟出《题菊花》一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依然是做皇帝、帅群雄的意思,只是表达上含蓄了不少。

30、  人生各自有各自的&#x爱好,我个人独独爱好修养纯洁的品德并把它作为一贯的准则。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表白自己坚持修身浩行,不与恶势力同流台污的诗句。可供论述崇尚美好的道德情操时引用.

31、……诗人写自己早晨饮木兰花上坠下的露水,晚间食秋菊初开的花朵;身上佩带着薜荔、菌桂,胡绳等香花编成的装饰,用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和那些统治集团人们的贪婪、嫉妒、驰骛、追逐相比,更衬托出了诗人对于那些丑恶灵魂的鄙视。

32、端午节最初是百越之地的祭祀节日,在春秋之前已有以龙舟竞渡形式敬龙神的习俗。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忠君爱国,后亦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33、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  

3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35、“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东汉史学家)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东汉文学家)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36、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37、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38、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9、翻译:我把江离和芳芷披在了身上,把秋兰结成了饰物挂在身边。

40、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41、(大意)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42、长叹息擦眼泪兮,这一生多艰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3、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44、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45、一要有崇高远大的理想,二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三要有不屈不挠的作风。一个人为了追求真理,即使身处逆境和浊境,无论道路曲折而漫长,也要不断进取,奋力前行。

46、文本解读活动,其实质是对文本的建构和敞开的活动,是一种二度创造。对作品而言,没有读者的解读与创造,文本的意义就显得狭隘与局促;对读者来说,每一个文本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不断生成的生命体,只有努力读出自身的感悟才会得到不断的进步。诗言志,歌缘情,任何优秀的诗文,都是作者喷薄而出的心声。《离骚》是屈原整个生命的写照,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充分表露出诗人与日月争辉的志向。诗人的气质与精神,是一种不变的信念和不屈的情怀,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祖国的忠贞热恋,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强烈表现和光辉传统。在对话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课前要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让自己先与文本发生对话,让自己首先感动起来,在课堂上才能与学生进行深刻的交流,才能带着学生和文本开展深入的对话,才能和学生一起一步步走向文本的意境深处,获得真切而深度的情感体验。

4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屈原名句

4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49、归来兮!恐自遗贼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

50、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51、翻译:早上攀折山上的木兰,晚上采摘泽洲的宿莽。

52、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逶迤。……仆夫悲余心怀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故旧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53、有没有人不仅才学过人,同时官运亨通呢?张九龄就是如此。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因此又被称为“张曲江”,开元年间著名宰相,政治才能卓绝,人品也无可挑剔,唐玄宗对他高度称赞:“中书令张九龄,维岳降神,济川作相,开元之际,寅亮成功。谠言定其社稷,先觉合于蓍策,永怀贤弼,可谓大臣。”唐代宰相多如牛毛,青史留名者并不多,张九龄是其中一位。

54、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55、再次,与诗人的感情洪流奔突跌宕相应,《离骚》将跌宕的情感融化在一种既澎湃汹涌又回旋往复的抒情节奏中。某些执著的情绪在类似的句组中反复出现,如好修、怨悔、怀古、伤今,“弃置而复依恋,无可忍而又不忍;欲去还留,难留而亦不易去”(钱锺书语),反复加深着读者的印象,既悱恻缠绵,又惊心动魄,也成为一种创调。

56、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57、如诗人写他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能了解他,在无可奈何的情绪下,幻想驾着鸾凰、凤鸟、乘风飞上天空,寻天帝去倾诉:朝发轫于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8、这如画的迷人山水晨景,透出了他的释怀与悠逸。永州美丽的山水,治愈了柳宗元。

59、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网名设计在线生成器(唯美精选23句)